|
“李老师——,李老师——,李老师——”夜色中的小区再次传来熟悉又陌生的呼喊声,那名女士又来找附近的一位姓李的教师了。我姓李,是一名教师,平时听得较多的称呼就是“李老师”,因此,对于“李老师”的呼喊声很敏感,如果不是马上答应,就是连忙察看,确认是否叫自己。
几个月前,“李老师——,李老师——,李老师——”一名女士的呼喊声在夜色中的小区响起,我赶紧凑到窗口,推测那声音是冲着哪里的,辨认那声音是否熟人的。李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大姓,本楼就有几个姓李的教师,附近的“李老师”肯定更多。
我希望呼喊的女士能把她找的“李老师”连名字一起叫出来,比如“李爱生老师”,这样不仅可以更容易让被叫的“李爱生老师”听到——每个人对自己的姓名是更为敏感的,而且可以让其他“李老师”放心和安心。或许,在那名女士的心中,她要找的那位李老师非常尊贵,她不便直呼其名,甚至不敢连续地呼喊,每呼喊3声,她就要停止几分钟,接着再呼喊。现在,找人可以用手机方便地联系,她都到楼下了,还大声地呼喊,可以推测她找的李老师德高望众。
一段时间后的一天,她又在夜色中呼喊“李老师——,李老师——,李老师——”,情形与上次一样。虽然我不知道她是谁,但是,我知道她是上次找某位“李老师”的女士。
现在,她至少是第三次来了。听声音,她年约40岁,是认真、正当地呼喊“李老师”,不像是讨债的、闹事的或精神有问题的。这时,我才发现,前两次自己没有注意她最终是否找到了“李老师”。从这次的呼喊声推测,她前两次应该都见到了“李老师”。
然而,这名女士的行为,让我想起了自己读小学五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语文课文《凡卡》。该文讲述一个被送到城里当鞋匠学徒的9岁孩子凡卡,在圣诞节前夜,趁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的时间,给爷爷写了一封信,反映自己的悲惨生活。
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写上地址:
“乡下爷爷收”
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贝的信塞了进去。
在这篇课文的后面,有一道题目:“凡卡写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
一个9岁的可怜的孩子,写在信封上的地址“乡下爷爷收”,等于没有写地址,他的信无法投递,更不要说他的信封上也没有贴邮票,邮局不会接收。
想起凡卡的信,让我又想起类似的信。我先后在几所高校上学和工作,在每所高校的邮局代办所,都会看到信件招领启事,在一块黑板上写着“招领”,下面列出一些名字。有时,一些信件就放在黑板下的桌面上,我曾经好奇地看过,原来,信封上写的是:
寄XX大学 YYY(收)
那些信件都贴足了邮票,也邮到了相应的大学,但是,没有大学中的具体单位,从而,无法分发,只能放在邮局代办所。这样的寄信人,可能认为XX大学很小,里面的人彼此都认识,看到YYY的姓名,就会把信交给YYY。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自我中心性(egocentrism),原意是指儿童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以为别人看到的世界与自己看到的是一样的。实际上,自我中心性并不只见于儿童,成人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虽然程度各不一样。那名呼喊“李老师”的女士、那些投出“寄XX大学YYY(收)”信件的人,均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性。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我中心性会造成不少麻烦。比如,人们说什么话,倾向于认为听者能够完全听懂,甚至对于那些弦外之音,也应如此。当听者没有领会相应的意思,未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反应时,说者就可能很不舒畅,难免出现各种负性结果。因此,了解这种现象,进行必要的教导或指正,是非常必要的。其实,降低自我中心性也很简单,记住一句话就行: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