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依二阶矩阵,析教养方式

已有 4554 次阅读 2022-6-14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者Ravn2022)以稳定性和灵活性为基础提出的二阶矩阵,是一个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可以用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有关理论。例如,Baumrind1966)父母教养方式理论——这个理论影响深远,以致于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也大致了解有关内容。

Baumrind1966)确定的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Ravn2022)二阶矩阵的3个主要格子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或者说相同的范围,即,专制型对应于右下格子(僵化)、放任型对应于左上格子(混乱)、权威型对应于右上格子(灵活稳定),见图1

image.png 

1 Baumrind1966父母教养方式矩阵

专制型父母(authoritarian parent)试图根据一套行为标准,通常是由更高的权威制定的绝对标准,亦即相当僵化的方式,塑造、控制、评价孩子的行为和态度。这样的父母把服从视为一种美德,在孩子的行为或信念与父母认为是正确的行为相冲突时,父母就会采取惩罚性的强制措施来抑制孩子的自我意志;认为应该让孩子安分守己、限制孩子的自主权;认为分配家庭责任是为了灌输对工作的尊重;认为保护秩序和传统结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目标,不鼓励口头上的给予和索取;认为孩子应该接受父母说的话。

放任型父母(permissive parent)试图以非惩罚的、非否定的接受方式对待孩子的冲动、欲望和行动,做决定时会征询孩子的意见,对家庭规则作出解释。这样的父母很少对孩子提出家庭责任和秩序行为方面的要求,自己给孩子呈现的形象是,孩子可以随意使用或利用父母,自己不是孩子模仿的理想对象,也不是负责塑造或改变孩子当前或未来行为的主动代理人;尽可能地允许孩子自己规范自己的活动,父母避免进行控制,不鼓励孩子遵守外部规定的标准;试图利用理性和操纵而非权力来达到目的。

权威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试图以一种理性的、问题取向的方式指导孩子的活动,鼓励口头上的给予和索取,与孩子分享自己作法背后的理由,当孩子拒绝服从时,引出孩子的反对行为。这样的父母认为,自主的自我意志和有纪律的遵从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当亲子出现分歧时,父母施加坚定的控制,但不限制孩子;父母强化自己作为成人的观点,但也承认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特殊方式;肯定孩子目前的素质,但也为孩子未来的行为设定标准;使用理性、权力,通过规则和强化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关决定不是基于群体共识或个别孩子的愿望。

在半个世纪之前,Baumrind努力在僵化的专制型与混乱的放任型之间,为教育孩子制定一个中间路线,于是提出了家喻户晓的3类父母教养方式。然而,查阅原文,却意外地发现,Baumrind1966)并没有呈现她提出这3类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框架,只是认为它们是成人控制孩子的3种原型(prototype),实质性地影响父母、教育工作者、儿童发展专家养育孩子的方法或主张。

如果直接对着专制型、放任型、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描述的情形进行理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人们很快就将体会到,这3类教养方式很难记忆。现在,把它们放在稳定性与灵活性的二阶矩阵中,从父母教养方式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高低角度来理解,肯定能够感悟到,这样不仅更好理解了,而且容易记忆了。

更一般地说,心理学中的一些三分现象,大家倾向于认为它们之间是单维的线性关系。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它们的关系很可能至少由共同的两个维度所确定,从而,是二阶矩阵的复杂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Ravn2022)提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矩阵,对于分析心理学理论,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Baumrind, D. (1966). Effects of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on child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37(4), 887-907.

Ravn, I. (2022). Beyond chaos and rigidity, flexstability.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66, 10094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3011.html

上一篇:四分很容易,三分不简单
下一篇:健康之机制,乃在于整合
收藏 IP: 220.173.126.*| 热度|

17 杨韩 宋玉 侯丹 李世斌 徐长庆 王平平 宁利中 程少堂 王安良 张学文 孙颉 杨正瓴 张晓良 尤明庆 朱晓刚 谢钢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