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相对稳定、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有形的物理环境和无形的心理环境一起,共同构成了个体生活、学习、工作的条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心理环境其实是指人际关系。稳定、良好的心理环境,就是健康、安全的人际关系。个体在人际相处与交往中对自身主体性的体验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称为人际安全效应。主体性主要涉及个体的安全、地位、尊严、价值等方面。
话说若干年前有4名博士生,他们分别是同一导师第一年和第二年招收的学生,其中,XXX和YYY为第一年招收的,ZZZ和WWW为第二年招收的。他们4人住在不同的宿舍,关系密切,交往甚多。WWW年龄最小,却是他们交往的中心——XXX与WWW谈话最为投缘,因此,他乐于找WWW讨论;YYY与WWW本科是同一学校的,关系自然更近一层,从而,他也乐于找WWW谈论;ZZZ与WWW属于同一年级,学业、研究方面有更多的话题,所以,他亦乐于找WWW探讨。当他们在一起时,其他3个人之间可能会彼此嘲讽,但是,他们与WWW从不这样相互戏耍,虽然也会有玩笑话。与三位师兄交往,WWW根本不用担心被嘲讽,他很满意、很享受这样的人际关系,生活、学习、工作得很快乐——他充分感受到了人际安全。
依然是若干年前,有同一导师的3名博士生VVV、TTT、SSS,他们开始时无话不谈,自然会谈到导师的情况。闲谈之间,年龄稍长的VVV思维活跃、见解深刻,他对导师的研究思想往往大加评论,且多有揶揄。很快,导师对VVV的态度有了根本改变,直接告诉他,自己不喜欢他这样的学生!VVV马上意识到两个师弟TTT或/和SSS把他们的闲谈内容告诉导师了,从而惹得导师对自己极为不满,吓得汗流浃背。自此之后,VVV不仅面见导师时战战兢兢,生怕被导师指责,而且面对两个师弟时也谨小慎微,深恐哪句话说得不妥,又被师弟拿去告诉导师了。VVV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很不顺利,这可能与导师不喜欢他有关,更可能与他的状态有关:经过泛化,他担心更多的人会说自己的坏话,往往处于恐慌不安之中,即他的人际安全水平很低,真正用于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打了折扣。
上述两例,是人际安全效应的两个极端。更多的时候,个体的人际安全处于由高到低的某个水平上。
在人际相处与交往中,如果个体受到嘲笑、欺骗、侮辱、欺凌,特别是这类负性经历来自人际关系中的强势一方(包括地位强势、人数强势等),那么,他/她会觉得自己的人际安全是没有保障的,非常担心再次受到嘲笑、欺骗、侮辱、欺凌。同时,这种负性经历很可能出现泛化,即担心更多的人会嘲笑、欺骗、侮辱、欺凌自己。长此以往,个体就可能对人失去基本信任,变得敏感、多疑、恐慌、偏执,出现身心症状,影响生活、学习、工作。
了解人际安全效应,尤其是人际安全得不到保证而给个体造成的负面作用,我们应当与别人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坚守社会规范,不逞一时之强而说失当的话或做失当的事,即不给人际矛盾制造条件,从而,降低出现人际安全问题的几率。另一方面,我们要秉持仁爱之心,不逞一时之快而说投机的话或做投机的事,即不用人际矛盾谋取利益,从而,减少产生人际安全问题的事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