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看周星驰主演的影片,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他标志性的仰头假笑“哈——哈——哈——哈”,恐怕就是他的这句台词:“给个理由先!”它表明人们对他人的行为或行动需要一个理由来理解和接受。其实,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行动也需要理由。
在上学的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由、借口在人们行动中的重要,并且,这样的理由、借口往往是个人杜撰的。我在博文《看看麦克里兰吧,他是心理学研究者的榜样》中提到,各种作品,都可以反映社会或个体的成就动机。其实,各种作品更可以反映社会或个体的行动理由。我们所学的课文,无论是寓言故事、民间传说,还是历史事实、小说情节,其实都反映了相应文化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例如:
1979年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39课的课文《狼和小羊》——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伊索是古希腊人,说明古希腊人做事需要理由和借口。
1985年版初中英语第五册第11课《渔夫与妖怪》,讲述一个老渔夫从海里打出一个罐子,启开盖子,从里面出来一个妖怪。妖怪要杀死渔夫,并讲了他的故事。他被封进罐子后,曾经决定给解救他的人金银财宝、做世界之王。但是,他等了300年都无人解救,就生气了,于是改变主意,谁救他,他杀谁。
该文选自中古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这表明阿拉伯人做事,也讲求理由和借口。
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里面照样充满了行动需要理由或借口的情节。
《三国演义》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并说不要推辞。诸葛亮说,都督委派,理应照办,答应三天造好,还立下军令状。周瑜要杀诸葛亮,却想出这样的计策,妄图制造诸葛亮违反军令、按律当斩的理由。
《水浒传》中,张都监为了陷害武松,先是和武松搞好关系,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把养女玉兰许配给武松,使武松当晚睡不着觉,然后谎称有贼,让武松跳出自己的屋子抓贼,借机把赃物放入武松屋里,武松出门被当贼抓了,从武松屋里搜出赃物。从而,武松有口难辨。
现实当中,个体为自己的行动制造理由,也是很常见的。例如,去年12月05日,阜阳到合肥的高铁上,一名男子以给手机充电为由,强行要求邻座女子让座。遭到拒绝后,男子说:“我身份比你高多了!”这理由引起网友的愤怒和嘲讽。
当年美国攻打伊拉克,理由是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真正开战了,美国根本不再提这个理由,直到把伊拉克打得满目疮痍,也没找到或者根本不用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人们做出行动,为什么需要理由、借口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就是生活在各种理由和借口中,理由和借口成了人们生活的基本心理条件,甚至有人直接感叹:“找不到……下去的理由!”小到每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采取行动都需要理由、需要借口。如果有客观理由,人们就用这样的理由;如果没有客观理由,人们就会制造各种理由。
所以,人们都生活在自己的观念系统中,虽然特定社会存在一些共同的生活、生存规范与标准,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体,他/她的生活、生存规范与标准却是极具个性化的。按照这样的规范与标准行事,个体觉得自己是对的,是无可指责的——至少他/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家长批评孩子,常说的话是:“你又不乖啦?”或“你不听话啦?”意思是指孩子的行为没有达到“乖”或“听话”的标准,这就是批评你的理由。教师批评学生,往往也会说:“你们不听话啦?”情形与家长批评孩子类似。同时,人们也常说:“凭什么?”或“就是要讨个说法儿!”由此可见,人们对理由的追求是很常见、很执着的,没有理由显得是不行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对于别人给出的理由,我们可以批判性地思考:它合理吗?对于我们自己持有的理由,我们也需要批判性地思考:它合理吗?不要看到、听到或想到理由就倾向于接受,而是应当自动化地质疑。
如此而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合理、适应的生活、生存规范与标准是多么重要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