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题目,让他们独立地在心理学期刊上查找使用协方差分析的论文,理解协方差分析的使用背景与效果,形成100字左右的书面材料,准备课堂交流。今天上课前,我让学生把各自的书面材料共享到课程学习QQ群。课堂上,我请3位同学起来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
由学生交流的期刊论文,结合近来评阅的学位论文,我再次强烈感受到,当前的心理学研究,已经陷入考察心理学问题细枝末节的研究误区。简而言之,如今的心理学研究,倾向于考察心理学的次要问题,出现了研究技术至上尤其是统计技术至上的弊端。我猜测,这或许是心理学研究可重复性危机的一个根源。
眼下的不少心理学论文,展现的是研究者挖空心思寻找研究问题,其实探索的却是影响某一心理属性的次要、极次要因素,通过增大被试量而提高研究效力,得到显著的研究结果,然而,效应量连小的水平都达不到。个别研究方法类(特别是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方面)的论文被高频引用,而研究者往往是机械套用统计技术,并未真正理解这些技术的使用条件,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
这种情形,让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立者。他对美国的教育有巨大影响,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是举足轻重。
桑代克是将教育转向重视测量方面的最大贡献者,他尽力去除教育研究中的臆想意见和自然调查。实际上,他认为对课堂进行考察是多此一举的浪费时间——在实验室用实验方法研究小猫比在教室里观察学生更能理解学习过程。
他正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的。桑代克研究了他的著名的小猫在特别设计的迷宫笼子里的行为。他的兴趣在于发现小猫解决迷宫问题(通常是逃出笼子)要花多长时间,在学习过程中,什么奖励是最有效的。
这种程序导致了不计其数的实证研究,都在探索小猫最终学会伸出一只脚爪到格栅之后,拉出门闩,打开笼子,成功地走向食物之前,要经过多少次尝试错误。
显然,桑代克只关注于学习的一个方面,即通过尝试错误发生了什么。将小猫置于这种程序往往就足够了,即能够形成一种联结,在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刺激-反应联系,因此,小猫就会记住去做什么。
据说桑代克的影响曾经极为重大,教育心理学领域随后的一切研究都不过是给他的工作做注脚。如果桑代克的一只小猫以不可预测的方式行动,那么就将影响整个国家的课程设置。
然而,桑代克的重要和影响却又太大,太居于统治地位,所有其他观点、思想和理论差不多都被抛弃了。教育心理学显得更为狭窄地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证性。研究者能够更有效地测量教育问题,但是,测量的这些问题却日益变得不重要。
总之,教育心理学陷入了一种状态:研制出更精确的测量方法,来测量日益不重要的教育问题;人们所能了解的范围,也就限于研究者所能测量的东西了。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至少在某些方面,例如,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检验、ERP研究,显然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当年桑代克的故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