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swed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sweden

博文

中国的能源安全应该以海上风能和太阳能为基础

已有 2356 次阅读 2015-9-20 23:2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能源安全

中国的能源安全应该以海上风能和太阳能为基础

相对人口而言,中国现有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是有限的,也许只需要几十,最多上百年这些能源资源就将会耗尽。陆地上的风能资源,虽说相当可观,只是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远离人口集中的工业化城市和地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已经得到了相当规模的开发。进一步的开发意味着会影响到该地区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并且需要昂贵的高压输电线把电能长距离输送到东部地区。太阳能确实非常丰富,但就目前该能源利用技术还是有限,从而其商业性效益还是缺乏竞争性。中国海域上空的风能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优质,足以满足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因为水深需要浮动式海上风电技术才能充分利用那些风能资源,可悲的是至今中国的能源专家们忙于为利益集团吹大牛赚钱而顾不极理解什么是浮动式海上风电技术,所以在中国的能源媒介里几乎见不到这几个字,更荒唐的是那些能源决策官僚们中有不少倾心于敛财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到国外去繁衍而不用心于国家未来。

不管怎样,合理地来推导,中国目前应该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海上优质丰富的风能资源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一是中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就近这些风能资源,二则经济效益要比太阳能利用高得多,三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穷。

就短期来说,中国缺乏足够的石油天然气生产量,光石油每年需要进口三亿多吨,必须靠出口大量的工业产品来赚换。国际市场上往往把中国的石油需求作为炒作因素,近十年来使得中国为石油进口付双倍的价格。就因为最近进口量低于预期,成为一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了一半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中国进口石油每年所花的钱财从一万五千亿元降到了七千五百亿元。这省下的价值七千五百亿元的产品,经过市场流通就能变成至少一万五千亿元的商品,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二亿农村老人每年能有七千五百元的养老金。显然,中国必须有能力主导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控制石油进口量,从而少支出冤枉钱。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石油的使用量,大举采取节能措施是一个方向,再就是用煤来制液态燃料或替代石油作为化工原料。如果利用海上风能每年生产四万亿千瓦小时,就可以少耗十三亿吨煤,这些煤可以用来制造燃料油三亿吨,相当于每年三亿多吨的石油进口。由此可见,理论上中国完全可以液态燃料自给,问题是经济和生态环境上的代价。无论怎样,如果中国有足够的煤制油产能,就可以作为一个手段来抑制国际石油价格,前提是作为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所需之煤必须是由海上风电替代而来。

事实上,中国有着多种类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波浪能和海水温差能等等。尽管每种可再生能源在时域上有间断性问题。如果以合理的比例建设,各种可再生能源相互间就能够互补,与现有的核电产能,再加上在东北和华南丘陵山区建造足够量的蓄水储能水库及现有大型水库发电站来调节用电,完全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需要。届时燃煤发电只是起补充性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能源技术,现在就有生物和电化学技术用太阳能或风能来生产合成天然气,合成乙醇或柴油等合成燃料。比如,德国公司奧迪研发出了人工合成柴油--奧迪e-diesel,其原料是生活中常見的二氧化碳和水,用风能或太阳能进行加工制造而合成。有消息称奧迪和合作夥伴Sunfire正在计划建造工厂,並在“奧迪e-diesel”面市后以每升1-1.5欧元的价格出售,这个价格与目前世面上的柴油价格相差无几。细节见: http://big5.soundofhope.org/node/622323

辽阔,人烟稀少的西藏高原有着丰富优质的太阳能资源。一旦太阳能发电技术进一步发展成熟,电制氢或合成液体燃料技术得到商业化的发展,西藏高原就可以成为中国的液体燃料生产基地。同样,三北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到时也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西方国家把这些技术领域作为重点投资开发,中国必须跟进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建设成未来的能源生产国,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还可以大量出口致富以替代低价代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48156-922224.html

上一篇:世界上最大的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福岛新风”到达测试区
下一篇:招才合伙开发用于海上风电的浮动平台设计技术
收藏 IP: 83.226.176.*| 热度|

1 尉剑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