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读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123259241

博文

【盘点七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已有 1916 次阅读 2022-8-1 22:32 |个人分类:圕人心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今天是七月的最后一天,是本周的结束,也是本月的结束。

突然又想起朱自清的名篇《匆匆》。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汗潸潸了。”

七月,三十一个日日夜夜就这样滴嘀嗒嗒过去了。

1

 

工作。去年的七月,正在闷笼一般的图书馆里挥汗如雨,忙着调整库房、改造空间、落地自助借还项目。经过一年的运行和磨合,读者给出了令人欣慰的反馈,效果之好意料之中,也有些意料之外。

张弛有度才更有利于持续发展,不能绷紧弦一股脑儿地冲冲冲。

这个七月算是稍事舒缓,只做了两个小项目,一个闭馆音乐系统,一个是网络会议系统,都完成了前期的论证和部分招标任务,目前正在实施推进中。

暑期的维修都是常规,修修补补是维持良好运行的常态。

 

暑期再能做的就是调研了,去了短途的几家图书馆,见了几位业界同行。走出去就会有收获,实践出真知,有人早就替我们指了明路。

八月来了,下学期的工作安排又摆在了案头。要做些什么事?能做些什么事?只有假期才有这样的空闲发发呆,想想事。一旦开学,又会变成潮水裹胁下的一粒沙。

2

学习。所谓学习,不过就是听听网课,看看直播。七月还真是听了不少讲座。

一是参加了2022年度图书馆员在职专业培训班。这个班虽然是面向刚入职的图书馆员,但讲课的都是业界扛把子的大咖,尤其可贵的是,每位专家有两个半小时的演讲,时间充裕,可以深度学习和理解专家们的专业理念。

感觉自己需要系统地了解当下图书馆的业务进展,补补课,也想亲身体验一下馆员培训的课程安排,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收获不小,共听了九位老师的课,1400多个学时。认真地写了听课笔记,也把老师们的讲课内容用PPT的形式做了回顾和记录。感觉全省高校图书馆员也缺少这样普遍意义的培训,暑期其实是对高校图书馆员进行业务培训的好时机,好好规划,可以出更好更高的效益。

二是全程线上参加了武大图情博士论坛和第十五届全国图书馆学博士论坛(【听报告】大牛们为什么都这么牛)。

三是参加了世界开放图书馆联盟大会的视频会议,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况中心的“图书馆业务知识与专业能力高端系列讲座的第九讲(【听报告】JUST DO IT:面向文献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听杨新涯报告有感)。

四是参加了见心书局组织的第三季直接活动,主题为:重构人心所归的文化空间--先锋谈“书院到乡村书店的突围与未来“。

连续十个晚上,每晚八点到九点半,一共十场直播对谈,直播结束后,又抽了两个晚上,倍速重温了一遍。

这是在关注“乡村图书馆、民间图书馆”话题时,意外刷到的一个专题,也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很佩服总有一个又一个的群体在为乡村的发展、乡村的公共文化事业默默实践,不断追随着自己的梦想,敢于身体力行去实践,不愧”先锋“的称号。

3

 

阅读。假期不读书对不住这么长的福利时光。七月集中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五本著作,《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社会调查自白》《重访英伦》《费孝通域外随笔》,前两本已经多次重读。

费孝通是一位传奇。他对中国乡村的观察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人。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作品越多,越觉得他的伟大。

他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一版又一版的重印,一次又一次地吸引新一代人的阅读目光。

这个被费孝通先生命名为江村的地方究竟有何魅力,让费孝通先生从1936年至2002年,66年间,26次访问。一个小小的开弦弓村,是如何成为中国乡土的代表?

2001年,是什么样的一种情结,让他在90多岁高龄,历时180天,足迹踏遍常州、上海、吴江、苏州、深圳、沈阳、成都、兰州等祖国的大江南北。

他的文章究竟有何魅力,让他的著作一本又一本地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除了专业的学术著作,他的散文、随笔、杂文,一篇又一篇,他真的应该先是一位作家,然后才是一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他就是不停地走,不停地写,他甚至有“文章不过夜”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的最后岁月。

他长久坚持下来的散文体的学术论文,让所有阅读者“心生欢喜”,文字不再那么艰涩难懂,面目可憎。

费孝通先生说,一个作家的文字要写到不用具名一望而知是出自谁人的手笔,一个人远远走来,不必擦眼镜,端详眉目,只要窥着一眼,步伐后影里就注定了必是某人,不可能是别人。

他的文字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他的随笔和杂文内容深刻文字富有韵味,我只是外行看个热闹,感觉也是一种享受。

 

其他都是闲书,翻过也就如过眼烟云,随风消散了。

令人焦虑和心有愧疚的是,假期也因节奏变慢,心有懈怠,读书的时间被刷手机占去了大半。明知道成了手机的奴隶,却无力改变,总是对自己“心太软”,舍不得下狠手。

希望八月不会再这样浪费时光了。

4

 

写作。七月进入假期,工作还有些尾巴,但是相对来说强度已经不大,晚上有时间坐下来,随心所欲写点杂七杂八的文字。

七月微信公众号上共写了14篇推文,其中原创10篇,转发4篇。

这里是私人的自留地,单纯记录个人工作学习中琐碎日常,相当于稍加提炼的日记。不求有多少人阅读,只是单纯地写,坚持写,不让笔端锈涩滞阻,同时也为生活留下些时光的痕迹。

专业方面,一篇论文在投稿中,还有三四篇半半拉拉的稿子,没有目标和任务逼迫,很难有效率。勉强写出来的东西,轻易就被自己否定了,并无什么创新和特别的观点。常常想半途搁笔,不愿费事儿细究,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懈怠开脱。

文章可以不写,但聘期任务却需要完成,结项报告也拖来拖去,不愿意动笔。有枷锁时诉其沉重,真等到解甲归田,也就是走向生命的黄昏了,所以奋斗虽然辛苦一些,但留下的汗水越多,人便越发活得生机勃勃,这样想来,就会多些鼓舞和干劲,少些抱怨和沮丧吧。

5

 

生活。“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再合适不过。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在下雨,体感比较舒适,没有往常那么晴热。

一直都喜欢下雨天,只要雨不大,就会撑把伞在小区里走走。

小区里有很多果树,有五花果、桃树、苹果、山楂、梨、柿子、海棠......大都结了果,挂点雨珠,煞是好看。

最多的果树是石榴,结的籽多,雨后缀满果的枝子,被坠得弯下腰,有些枝条都碰到了地面上。每次看到,我都会替它们累,不由自主地晃晃自己的腰身,好像背负着千斤重担的是自己,只能硬撑着,不能摞挑子。

不过,这才是真正的“杞人忧天”吧,只消雨过天晴,它们很快抖擞精神,支支楞楞兀自张扬起来。

树多,花更多。三角梅、紫薇、月季、波斯菊、木锦、蜀葵,应有尽有。

最爱的花是玫瑰。小区里有好几块玫瑰花园。深红的、浅粉的、淡紫的、橙黄的、青绿的,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变化看得见。蓝天白云,浩瀚星空,以前是稀罕物,现在几乎是常态了,至少现在很少看到雾霾和沙尘暴。

母亲的到来,让我的生活更加规律。早上跟随母亲五点多就外出晨练了,晚上也不再熬夜。

有句话说,早起是摆脱平庸的第一步。你只有投资清晨,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就如富兰克林所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八月的心愿:享受清晨的赠予。


【详细图文请点击】

【盘点七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0440-1349627.html

上一篇:【听课笔记】大牛们为什么都这么牛
下一篇:当你跑步时,你在想什么
收藏 IP: 39.83.13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