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读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123259241

博文

十年回顾: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开设信息素养类课程 精选

已有 4551 次阅读 2022-12-17 11:28 |个人分类:圕人心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接连接到两位外校同仁询问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问题,交谈过后,又借着这个话题电话调研了几所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方才意识到,信息素养类课程的开设,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仍然难尽如人意。

不开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以前开过,但后来选课人数越来越少,慢慢就取消了;有的是缺少能够上课的师资;有的是缺乏动力,以前没开,学校也没有硬性规定,也就一直延续下来。

在信息素养类课程的开课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困难更多一些,最大的困难可能还是来源于师资,勉强有馆员能上,也因多种原因后续乏力。也有学生层次问题,本科生对科研的意识和需求对比研究生来说要薄弱很多。

所在馆的情况只能说还可以,马上就到开课的第十个年头了,回望和总结也非常必要。


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正式开设全校人文素养类通识课《文献检索与利用》,后改为《信息检索与利用》。

最开始只有一名馆员任教,每个学期开设一个班级,每班大约100人选课;

第二年增加为两名馆员任教,每学期开设两个选课班级。

公选课的形式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除了每学期两个头的公选课,还给一些学院开设定制选修课,比如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这样的课讲起来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好于公选课。

一般都是36个学时,一半课堂讲授,一半上机操作。

能够担任课程教师的馆员也越来越多,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团队。

当然中间也经历了一些困难,比如有一段时间教务部门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而人事部门又有规定图书馆员不能报考;再比如大量网课选修课开设后也遇到了线下实体课选课不积极,选课人数不多等问题。但都坚持下来,都顺利解决了。

现在应该说,课越讲越好,在学生中间的口碑也越来越好。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团队建设。任课队伍已经由最初的一人,发展成了一个团队,以参考咨询部和技术部的馆员为主体,这个团队有五最:“学历最高、最年轻、颜值最高、专业水平最高、学习力最强。”

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都会召开集体备课研讨会,大家在一起通课件,修改授课内容,年轻人点子多,有很多好的创意,大家分工协作,录小视频,拍照片,选择有趣的案例,设计好玩的作业,举办竞赛活动,让课程变得有趣有用有力量。

培训交流制度。定期邀请不同的专家指导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教学技能提升等专项内容;选派馆员外出培训,学习先进理念;参加线上会议,听报告、听讲座;馆员自身也召开各种研讨会,交流一些小知识、小技巧、小技能、游戏开发、工具运用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宣传推广。“好酒也怕巷子深”,学生一般对各学院开设的选修课比较熟悉,有很多学生并不知晓图书馆开设这门课的具体情况,好不好学,有什么内容,收获大不大等等。宣传很重要,一般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生入馆教育,一直坚持线下对所有新生讲授新生入馆第一课,在课堂上有关于信息检索课的介绍。在选课调研问卷中,有好多同学都说是从新生入馆教育课上最先了解到了这门课程;二是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一般选择在选课开始前推出关于课程的宣传和选课信息,便于转发推广;三是利用学科馆员制度,由学科馆员对所负责院系进行宣传;四是在读者协会等图书馆的社团中进行宣传。功课做到家,效果自然就好。

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体。图书馆各项工作搞得热火朝天,活动多,人气旺,在师生中影响力大,口碑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书馆所开课程的影响力,对馆员们也是一个促进和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馆员教师取得的成绩。所有的任课馆员都是兼职在上课,自身工作做得好,课上得也好,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20年,获得山东省高校信息素养教学首届教师说课大赛二等奖;2021年,获得山东省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思政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022年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案例入选全国信息素养教学案例风采录名单(50名之一)。

一点感想:每一件事,做好都不容易,事在人为。成绩的取得需要付出汗水和辛苦;要想获得尊重和支持也是要靠实力和成绩来说话。图书馆的每一块阵地都不应该轻易放弃,都要尽心尽力守护好、经营好。

【图文链接】

【这十年④】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开设信息素养类课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0440-1368210.html

上一篇:风雨过后,请叫我“蓝坚强”!
下一篇:【年度盘点】作别2022,期待崭新的2023
收藏 IP: 39.83.128.*| 热度|

7 王启云 何应林 赵汉青 孙颉 宁利中 许培扬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