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价键派科学家:余瑞璜院士 精选

已有 14566 次阅读 2007-7-22 11:47 |个人分类:EET电子理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EET

价键派科学家:余瑞璜院士
余瑞璜先生在老乡的热炕头上,使用古老的中国算盘建立了自己的经验电子理论。因为余氏理论和Pauling化学键理论的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博主将余瑞璜先生划为Pauling的价键学派。(余瑞璜先生曾经当了10几年的“右派”,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劳动之余,在老乡的热炕上头归纳出自己的电子理论。博主注释)
在1981年5月,我在吉林大学理化楼二层的阶梯教室听过余瑞璜先生的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余先生演讲的部分内容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非常时刻影响,至今历历在目。
余先生抑扬顿挫地给我们描述他所知道的“法拉第做实验”的情况。余先生说,当年法拉第为了证明“磁场能产生电流”的想法(真正的Idea),曾经反反复复做了很长时间的“扔铁棒”实验。法拉第把用来检测电流的检流计摆放在一楼,而他自己扛着铁棒上到二楼,然后把铁棒插入到置于一楼地面的大线圈里。当法拉第从楼梯走下来观察检流计时,检流计的指针和以前一样,仍然处在0的位置。就这样,法拉第重复了很多次,结果都一样,法拉第在他的实验记录簿上只写一个字:No,即什么也没有。因为,法拉第没有看到铁棒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的结果,因此,实验报告很简单,就是No,什么也没有。(法拉第在扔铁棒的瞬间,检流计的指针可能就动了,等到法拉第下楼后,检流计的指针回到0位并且已经安静了下来,所以,法拉第没有看到。博主注释)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法拉第改进了他的设备并且都摆放在了一起,这回,当他再次把铁棒插入到大线圈里的瞬间,他亲眼看到了检流计真正的摆动。法拉第高兴地在他的实验记录簿上写道:Yes,有了。从此,物理学有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20多年前余瑞璜先生的演讲)
当时虽然是5月,但是,余瑞璜先生穿着棉衣戴着棉帽,据说是吉林大学最后一个被平反昭雪的“右派”。
余瑞璜院士早年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导师是W.I.布拉格(X射线衍射先驱者)。余先生1938年回国后在西南联大工作,1949年在清华大学物理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时,余瑞璜先生(清华大学物理系)被调派到吉林大学创建(主要人员)物理系。
余瑞璜被打成“右派”期间,被下放到吉林农村,余瑞璜先生在老乡的热炕头上,使用算盘建立了他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直到我们七七级快毕业的时候,余瑞璜先生才被彻底解放。
50年代之前,余瑞璜先生主要从事X射线和X射线晶体学方面的研究,除研制出一些X射线仪器设备外,余瑞璜先生还在Nature发表了4篇文章,如下(参见饶毅先生的博客: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
1Yu, S. H.  (1942).  A new synthesis of X-ray data for crystal analysis. Nature 149:638-639.
2Yu, S. H. , and C. P. Ho (1942).  Further study of the new synthesis of X-ray data    fro crystal analysis-its application to iron bpyrites. Nature 149:729.
3Yu, S. H.  (1942). Determination of absolute from relative X-ray intensity data.
Nature 150:151-152.
4Yu, S. H.  (1942).  Formation of a double crystal aggregat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modification of nickel nitrate hexaminate
Ni(No3)2 6NH3. Nature 150:347-349.
(以上领域和余瑞璜先生的博士论文工作有关,乃非余瑞璜先生自己开辟的领域。正是所谓名师出高徒,绝对不是严师出高徒。博主注释)
 
1955年,余瑞璜先生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在这前后,余瑞璜先生开始研究“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直到1997年逝世,搞了40多年。
余瑞璜先生于1948年赴美国讲学,在美国,余瑞璜先生接触了化学家Pauling和他的化学键理论,(根据余瑞璜先生的文章推测的,博主注释),余瑞璜先生和Pauling是同时代人。余瑞璜先生生于1906年Linus Carl Pauling生于1901年,Pauling用归纳法建立了化学键理论,余瑞璜也是用归纳法建立了他的经验电子理论。博主注释
余瑞璜先生对Pauling的化学键理论非常感兴趣,因此,在Pauling化学键思想的基础上,余瑞璜先生在老乡的热炕头上,使用算盘建立了自己的经验电子理论。余氏理论的要点是:
该理论从“经验背景”出发,首先构造两个原子态,即所谓的h态和t态,然后根据杂阶公式求得原子的一系列杂化态,再求出各种电子数,借助晶体空间群资料,将电子分配到一些特定的方向(键) 上,然后使用修改后的Pauling公式计算键长,得到所谓理论键距。另一方面,根据晶格常数计算各种近临距离,得出所谓实验键距。最后将理论键距和实验键距进行对比,如果误差小于定数(0.05埃),则认为构造的原子态(电子结构)是合理的,否则,重新构造,重新计算,直到理论键距和实验键距符合到满意的程度为止。(摘自博主拙文“晶体价键理论和电子密度理论的沟通”,1999年,《自然科学进展》)。
1978年,余瑞璜在《科学通报》首次发表了“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的基本框架。此后,国内有很多人使用余瑞璜先生的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一些合金相的价键电子结构,然后再估算一些其他性能。比较典型的有两位学者,一位是中南大学的谢佑卿教授,另一位是辽宁工学院的刘志林教授。前者对余瑞璜先生的理论有所突破,而后者基本上囤守在余瑞璜先生的框架内。(博主在适当的时候将给予评述,但是,现在时机未到,不好开口)
大毛忽洞于1985年在吉林大学材料系读硕士的时候,开始对余瑞璜先生的经验电子理论有所了解。(主要是通过余瑞璜先生的研究生了解经验电子理论的,那时,余瑞璜先生自己每天还亲自进行计算工作。大毛忽洞当时从事的是实验课题,即超塑性的实验研究,没有十分在意余瑞璜先生的经验电子理论。但是,从余先生的研究生的口中,已经了解到了经验电子理论的内部情况,这是一般读者得不到的信息。这些内部小道消息的价值等价于某种情报,对我进行某些决策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博主注释)
1993年,我正式开始研读余瑞璜先生的经验电子理论,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验证程开甲院士的TFDC电子密度概念,因为我要把未来的研究精力聚焦在TFDC电子密度,因此,我必须从多方面来考察TFDC电子密度概念及其数据的内涵意义。
虽然经验电子理论有多重解的不足,但是经验电子理论所表达的思想却是十分扣人心弦。经验电子理论通过比较简单的计算(构造原子态除外),能从晶体结构导出电子结构;如果反过来,若能从元素的电子结构导出晶体结构,这可能是材料科学从“炒菜”到“设计”的实质性的进步。但是,目前还没有什么理论能做到这一步。

 



院士话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4796.html

上一篇:十月,诺奖情结的发情期
下一篇:如果你很穷,请跟我来
收藏 IP: 119.166.142.*| 热度|

2 刘洪 刘世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