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奖VS学术帽子:帽子坑害了无数的科学家
读博友陈安博士的博文,《诺贝尔奖选择越发慎重,早发表晚评价更加强调》,
觉得
“反右”和文革时,对科学家的时髦和流弊做法是乱打杆子和乱扣帽子。上面一些学人一忽悠,同行之间先打杆子,然后再给扣上一顶帽子。例如,陈景润被扣了好几顶帽子,什么“白专”帽子,什么“反动”帽子,等等。在乌云的笼罩下,陈景润的头顶似乎显黑色,结果整陈景润的人顺势就给陈景润扣上了一些黑色的帽子,等到雨过天晴之后,原来陈景润的头顶是红颜色的,就是四人帮里的江青看,陈景润的头顶也是红颜色的。
因此,“歌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再无须戴什么帽子就能显示出陈景润本来的本色。
这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我们做科研其实更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中国科研的表象问题就是得到一个小小的进步就想抓紧时间用这个进步去夺取各种来历或明或暗的利益,且利益一定要最大化,而且,现在的制度设计也在鼓励大家奔着这个方向努力。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一堆小成果或假成果纷纷问世,而且很快头上就戴满了各类好看的帽子,有红的有绿的,煞是漂亮。”
“但是,糟糕的是,这些帽子的存在搅乱了本来大家都没有帽子时的宁静环境,戴帽子从此变得时尚起来,不管需要不需要,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先抢一顶或几顶帽子戴在头上再说。有的则是“被”扣上各种各样的花帽子。”
现在学术界的时髦流弊仍然是乱打杆子,乱扣帽子。
和以前所不同的是,以前的乱打杆子变成了现在的乱立杆子;以前的乱扣帽子变成了现在的乱戴帽子。
杆子就是标杆,就是个参照物,只有拉磨的毛驴才需要一个标杆,驴围绕着杆子转圈圈,驴还乐意被蒙上眼睛,否则驴在磨道里不知所措寸步难行。
侯宝林说,喜欢杆子的人,看见手电筒,就要顺着光柱往上爬。
大凡想往上爬的人,都希望有个杆子,就像见到手电筒的光柱一样。
科学原创是第一次的探索,是为学术界开辟道路的工作。操纵立杆子的人根本不可能把握这种前瞻性至少30年的事情。
给科学家乱戴帽子的人,无异于“三俗”文艺工作者,那各种各样的帽子,不仅庸俗、低俗和媚俗,而且还有点肉麻。
科学家被乱扣帽子不行,科学家被乱戴帽子也不行。当然了,培植花瓶科学家完全可以用帽子来操作。
问题是要想得到诺贝尔奖,帽子操作法肯定是不行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