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一个哲学命题:折腾VS不折腾

已有 4513 次阅读 2009-3-17 07:14 |个人分类:思想和方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不折腾, 折腾

一个哲学命题:折腾VS不折腾

“折腾”是北方方言,最早流行于乡下。老百姓在使用“折腾”的时候,往往还要在前面加一个字,就是“瞎折腾”。

“折腾”一词,多含贬义,略显中性;

“瞎折腾”是100%的贬义词;

“不折腾”多含褒义,略显中性;

“不瞎折腾”是100%的褒义词。

 

但是,如何现场地当时地鉴定一个行动是不是“折腾”,是不是“瞎折腾”,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

例如,“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大的动作,但是鉴定出“文革”是“折腾”(瞎折腾)却用了10年的时间。换句话说,10年之后,才能鉴定出“文革”是一场“折腾”(“瞎折腾”)。

 

30多年前,秋天拔麦子(最苦最累的农活)的时候,俺中午从来也不休息,干什么呢?俺在解俺的数学题,而俺周围的人(包括俺的父母)都说俺是在瞎折腾。因为当时城里人也要下乡到大毛忽洞来拔麦子,这就更衬托出俺解数学题是毫无用处的“瞎折腾”。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俺是要坚决坚持折腾下去的。

1977年,俺考上了(报的数学录取到物理)吉林大学,原来说俺瞎折腾的乡亲们,他们改口说:“你没有白折腾”。

由此可见,判断一种行动是否是“折腾”(瞎折腾),不是像对彩票号码那么简单。

 

1982年大学毕业,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折腾(摆弄)魔方。当时俺周围的人(包括很亲近的人)都说俺摆弄魔方是在瞎折腾。俺说俺是在搞科研,他们根本就不信,坚持说俺是在瞎折腾。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俺是要坚决坚持折腾下去的。

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俺5万元摆弄魔方(魔方的科学隐喻和计算机表现),原来说俺瞎折腾的人,他们改口说,你折腾魔方折腾得还可以。

 

现在俺试图把俺头脑里的魔方物理图像折腾(应用)到晶体的原子里,想干什么呢?就是试图把原子在晶体中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全数字地描述出来。

当别人问俺最近在干什么的时候?俺就干脆如下回答:

俺说俺在折腾魔方和原子的关系。

总而言之,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评(有时人家的评,是要命的。例如别人评审俺的项目申请书),但是,俺还是要坚决坚持把“魔方和原子”折腾下去的。

 

总而言之,俺是不属于那“不折腾”行列里的人,因为俺打算要永远地折腾下去,折腾什么呢?

俺要折腾魔方和原子的关系。

 

俺研究“魔方及其问题”,为什么要叫折腾呢?

因为俺的这种研究完全满足折腾的内涵:

因为俺要:

翻来倒去,朝三暮四;走岔路;反复;踌躇;做无用工;等等。

 

请看现在比较流行的解读“不折腾”的意思是:

 

(别翻来倒去,朝三暮四)、don't get sidetracked(别走岔路)、don't sway back and forth(别反复)、no dithering(不踌躇)、no major changes(没有重大变化)、avoid futile actions(不做无用工)、stop making trouble and wasting time、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movements(不搞自我消耗的政治运动)。

 

红色段落参考文献:

http://www.sciencenet.cn/blog/黄安年.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220777.html

上一篇:科学网:公鸡PK公鸡;母鸡PK母鸡;母鸡PK公鸡;公鸡VS母鸡
下一篇:好地方:东有东,西有西,南有南,北有北
收藏 IP: .*| 热度|

2 武夷山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