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ccashq 一个湘里人的梦,便是风的自由舞步. 言所盼,非盼急出。

博文

甬道行之六 因地制宜

已有 4381 次阅读 2010-8-29 23:05 |个人分类:甬道行|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住房, 引进人才, 宁波材料所

上周四人力资源部安排我去了宁波市建委开一个关于宁波市对于人才引进方面住房支持计划咨询会方面的会议,我是最不惮于说好话的,也不会隐藏问题,对于这样的和主管部门见面交谈的活动我还是有一些想法可以说说。

首先要说的是宁波市政府确实把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想的比较细,宁波虽然市场经济比较活跃,但是就吸引人才方面并不占资源上的优势。其实宁波的房价也一直居高不下,平均价格在一万四左右,全国的排名也是十强以内。就材料所所在的地理位置来说,09年水木清华初开盘价在6000左右,现在已经挂牌的到了13000,根据目前的环境交通建设速度,年底还不知什么价。这种情况下,宁波市02年就推出的给引进人才15万安家费待遇现在就变得杯水车薪了。当然,货币化的支持是不是可以变为商品形式的支持,是政府应该仔细想的问题。

会议上发了一个住房保障推进的文件,在分析了目前宁波房屋市场的严峻形势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我比较关注的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这几块。申请的资格是根据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60%和80%来定。其中的限价房对于中科院材料所的中级职称人员比较有利,规定中提到将‘引进人才和符合条件的大学本科及以上研究生、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纳入供应范围’。引进人才包括:‘引进落户的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才;引进落户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在本市工作满三年且非机关、事业编制的人才。’材料所属于事业编制,所以硕士生需要考虑转博士。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企业引进人才做出考虑。

宁波市政府这次提出一个人才公寓建设的做法,并且鄞州区已经开始实行,这大概可以缓解一部分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这让我想起在日本筑波期间住过的NINOMIYA house,提出一个建议,我们引进人才不需要强求对方在这边生根,而是吸引他们来下蛋即可,所谓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有这么一个人才观那么就需要在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不能简单提供一套房子就了事,而是要提供一个能做事业的配套的居住场所,这个人才公寓能不能建设成全方位的人才交流中心?尤其是适合中短期的访问学者,如一年或者两年这样的情况,或者半年也行,建立一个学者交流公寓,提供科研和学习上的所有便利,让政府行为干涉进来并最终形成制度。有时候我们不能老是逼婚,而是可以试婚或者恋爱一段时间,让人才逐步体会一个政府的用心程度和服务能力,这一点我想是很重要的。

我提出的另一个建议是政府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也可以逐步按比例放倒中级职称人才梯队中来。我们都是以团队行动的形式加盟研究所,那么团队的稳定性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台提供给中坚力量来争取,那么只会造成椎体倒立的情况。当然,这个文本文件中提到限价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用房等具体支持形式,我觉得还是提供了有效地途径,非常希望这些途径不要设置过多的关卡,施工规划早日完成,让材料所的副研和科研助理等享受这些待遇。这么一个建议在后来的记者写的新闻中变成了‘中科院某某提出市政府办住房事情要按照团队力量来做。。。’,真是大大跌了我的眼镜一次。

回到宁波材料所的问题,实际上宁波市对于材料所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尤其在引进人才优惠住房方面,从我知道的情况来说,材料所根据引进人员的层次,特别是旗舰行动、团队行动、春蕾行动三个层面,都分别规定了可在规定的住房面积以内享受非常优惠的价格。这个价格在第一期是3000元每平以下,二期是3000出头,三期估计会稍高。宁波市和镇海区也是全力保证材料所的人才规划,提前运作将市场房源提供给我们,有了这些房源的储备,才有进一步广纳贤才的资本。我可以透露团队行动和春蕾行动的优惠标准分别在120平米和90平米左右,超出的部分按照当期市场价缴付。这样的住房支持估计在全国来说也是非常有力度的,更何况是在宁波这个长三角城市。

当然,引进人才不仅仅房子这么简单,满足了高层次人才,中级及以下如何逐步解决?一个团队,一个社会构成,光让塔顶的安定是远远不够的,下梁不正上梁岂能不歪?我们也要出台一些让中低层的人才冒出和可攀登的渠道,住房也是一样。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高层次人才来甬的真正需求,房子是保障,后续资源服务才是关键,如果要用人于无形,就得用无形的服务来让人才不能自拔。千万不要把人带入到最高利益就是一套房子。

随便写一点,算是参加这个会议的一点思考,希望对职能部门有参考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17-357431.html

上一篇:张兆镗教授讲学预通知
下一篇:钓鱼岛对中国科技的影响
收藏 IP: .*| 热度|

4 徐磊 曹聪 刘晓瑭 苏兴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