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怎样才算把学生教好了?

已有 2914 次阅读 2015-5-18 12:49 |个人分类:杂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学, 教师, style, 学校, 课堂

因督导反映一些课堂纪律问题,学校领导曾来学院就教学问题讲话,其中一句“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很是刺耳,会场似立即充斥肃杀之气。

在学生学习这个问题上,教师负全责。这种说法妥不妥是个公婆之争,不去管它。那么怎样才算把学生教好了?教好了的学生该是什么样的?一时还真想不清楚。

学校领导获得教学情况信息的渠道主要依赖教务处和督导。实际上是各种有关考试成绩和课堂抽查的表格汇总。如果考试成绩上平均分数高、不及格的少,督导课堂听课反映正常(主要是数人头、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之类),学生就算被教好了?

有经验的教师控制学生考试平均分数不是件难事,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之类也都能掌控,因为教师有决定学生课程成绩的权。因此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学生学得好坏。

我国高校教学上普遍采用传递─接受模式。该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该模式着眼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的作用,使学生能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学习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知识的单向传递,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该模式办学硬件条件要求低。但易培养出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格。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塑造”。

“塑造”的最好实例是方西瓜,人们在培育时,将其放在一个透明的方盒子里生长,成熟后就成方形的了。


有些管理措施和“透明的方盒子”有些许相似,例如,考试成绩一定要符合正态分布;考卷答案评分标准要精确,得分点(失分点)明确,要规范等。教材上列出的1234……,逐条对应得分,自然成了最规范的考卷了,慢慢“透明的方盒子”就形成了。学生深谙这考试之道,其他的自然不咋用心了。某种意义上讲,人人参与了培育方西瓜。

以前是政治导向,培养接班人。现在实际上是就业导向,就业第一,鲜有为兴趣的。

什么东西时间久了,缺点就会逐渐显现出来,教学模式也好,考试形式也罢,都一样。玩腻了,不想玩了,没兴趣了,该改改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00375-891024.html

上一篇:鲜花饼,牛屎饼
下一篇:童事二则(迟到的儿童节)
收藏 IP: 119.129.149.*| 热度|

9 李东风 李孔斋 梁洪泽 张骥 王安良 张红光 郑永军 chenhuansheng Jeason54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