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百合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owerofmay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博士 副研究员

博文

三管齐下抓交通

已有 2280 次阅读 2011-3-17 22:44 |个人分类:先天下之忧而忧|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三管齐下抓交通 黄宁燕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各地蓬勃开发,个人购买小汽车热情高涨,是大多数人包括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没有预料到的。2010年春节我在江苏一个新兴城市过年听到的一些蠢蠢欲动购买小汽车的愿望在2011年春节来临之前都无一例外地变成了现实。中国正在史无前例地大踏步地迈向汽车社会,政府部门必须提前做好预期。去年一年,全国道路上不知又增加了多少机动车,也许只有车辆管理部门最有数。可以预见,江苏那个新兴城市十年之内肯定会出现车满为患、人人喊“堵”并降低经济效率的局面。中国不应当像北京一样发生了难以忍受的拥堵再“治堵”,这就像拿橡皮擦拭并重新修改一张画坏了的图纸一样,改好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如何有预见性地防止中国大量尚未发生拥堵的中小城市出现今天大城市面临的拥堵局面,应该是政府高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考虑的事情。

据笔者观察,中国交通拥堵的原因的确很复杂,但分析下来:三分之一是车辆增多;三分之一是区域功能规划、交通设计及路口通信信号时间间隔设计不合理;还有三分之一是人的素质。这三者综合导致整体通行效率低,并造成路段拥堵。

车辆增多有三层含义:车辆总量增加;上路车辆增加;某些路段车辆增多。北京治堵的措施就是限购,即限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但是限购只能作为临时性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抑制个人的消费是不可行的:第一损害汽车工业,第二侵犯人权。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是靠限制购车解决交通问题的。车辆总量增加而上路车辆不增加的情况是否有呢?当然有。大巴黎地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400多万辆机动车,平时有160万辆机动车行驶;今天巴黎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00万左右,但是平时工作日在路上行驶的车辆却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60%以上的巴黎人平时上班、会友选择公共交通,公司老板、高管等在巴黎普遍都是“地铁一族”,只有特殊情况、度假、周末才选择开车。因此上路机动车增加才是造成交通问题的第一个三分之一原因。

商务区和居住区规划空间的过度分离造成上下班严重依赖机动车交通工具,因此造成峰时段车流的大进大出必然拥堵。居住小区人流多,而道路“毛细血管”少得可怜,造成所有进出车辆挤在一条道路上。以前车辆还没有多到令早已存在的不合理的设计矛盾凸显,其实规划不合理,矛盾或早或晚都会突现。

中国信号灯管理十分落后,路口车辆通过率极低,这在全国属于普遍现象。笔者曾经做过记录观察,在长安街车流不多的情况下,需要4分钟才能经过六部口和西单距离仅有500米的两个路口。我曾在巴黎居住多年,在同样的车流量情况下,我观察认为,法国的交通路口信号显然能比中国的路口通行更多的车辆。美国是“轮子上的国家”,他们普遍应用了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提高不同路段的使用效率。

有人问:以前交通信号也是这样设计的为什么不拥堵?以前国人的素质就这样为什么不拥堵?可以说,如果规划合理、交通信号控制高效得当、司机路人素质较高,通行效率会大大提高,能产生拥堵的上路车辆数会比现在高很多,甚至翻番。

为有效预防城市交通拥堵,尤其是防止未来广大中小城市不出现因交通使得经济和生活效率下降的情况产生。我建议通过顶层管理“三管齐下抓交通”:即1)有序引导和控制上路机动车数量;2)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3)提高人的素质。具体措施可以有:

1.         通过各种引导方式减少上路机动车。具体方式需要集思广益,多头行动: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机动车上路成本;观念宣传;等等等等。

2.         重视城市区域功能规划,避免出现某一时段某个地区人流大进大出的区域设计。

3.         道路规划以“分流”为主,尽量避免“聚流”。车站、商业区等人流聚集区“分流”道路与“聚流”道路须并重并分开设计。

4.         通过先进的通信信号设计提高路口通过效率。应分时、分路段进行细化的信号控制,科技应在这方面显神威。铁路信号控制要求十分精确,建议高铁信号控制专家加入到城市交通信号设计队伍来。

5.         提高司机、骑车人、行人的素质和公共意识,适当考虑使阻挡公共道路通行的人付出一定成本作为惩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034-423594.html

上一篇:我建议:医生增加出诊缓解“看病难”
下一篇:强制大型商业活动进行碳补偿或其他公益补偿
收藏 IP: 168.160.22.*|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