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生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tiscience

博文

“哲人石”丛书背后的“翁潘组合”

已有 3381 次阅读 2009-9-26 12:4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传播

按:下文是应邀而写的评论,但最后还是被撤稿,因为在中国表扬人也不自由!据说突出了个别人,没有让另外一些人满意。但既然写了,也是我的真心话,就贴在这里。

----

 

“哲人石”丛书背后的“翁潘组合”

 

刘华杰

 

上海科技教育社的“哲人石”丛书无疑是建国以来最优秀(不需要加“之一”这样的修辞)的科普、科学文化、科学传播出版物,它在选材、翻译、编校质量、出版规模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就同类题材而言,在近期内想超越此丛书,估计难度很大。

 

许多人为这套丛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为一位读者,我愿意提到潘涛和翁经义两位做出的特别贡献。潘涛在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直接就到上海科技教育社工作。准确说是在毕业前就被翁经义“老板”预订了。潘作为学生还在读时,翁到北京办事就时常请潘等人“吃吃喝喝”。后来的发展表明,抓住了潘涛这样爱科学出版、懂科学出版真正的人才,翁老板的科学出版就有着落了。

 

潘涛是我的朋友,我深知他知识渊博,而且闲不住,像他这样全面的科学出版人才全国打着灯笼也难寻。其“全面性”在于,他受过科学哲学训练,对非线性科学、系统科学、交叉科学、科学文化争论的前沿很熟悉,经常读英文版《科学》《新科学家》《自然》等杂志,能及时获悉国外有哪些好东西。此外,潘涛处事谨慎、办事认真,案头功夫甚好。第三,潘涛人际交往广泛,掌握国内一大批译者的情况。

 

好人才未必如鱼得水,但潘涛落到“翁老板”门下,在哲人石丛书和系统科学类图书的出版中与翁经义一拍即合。翁经义是地道的上海人,不过,长相、性格却很像东北人,正直而豪爽,有权而明理。翁先生慧眼识英雄,对潘涛热情扶持,一时被传为佳话。

 

就科学文化出版而言,翁与潘单独闯荡,或者与其他人搭配双打,当然也可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因为他们都是想做事情的人。但是,“翁潘组合”,却十分了得,他们是优势结合、强强联合。如今潘涛已到另社高就,翁老板也快退下来了,但是“翁潘组合”的魅力和成功经验,仍然值得人们回味、学习。“哲人石”丛书的成功有什么经验?“翁潘组合”就是重要经验之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2-257960.html

上一篇:伏地魔之子论纯科学推进的速度
下一篇:谈“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收藏 IP: .*| 热度|

11 李侠 武夷山 刘玉平 马雷 鲍博 曹聪 陈国文 刘立 蔣勁松 房松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