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我与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通话,知道了杨吾扬先生病危了,本来计划回到北京去看望他,没想到今天收到蔡运龙教授的信,敬爱的杨吾扬老师于公元2009年7月22日去世了。那天,正好是日全食。
我认识杨吾扬老师20多年了,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死,对我心里来说,发生了日全食。。
我和杨吾扬老师的认识是从我对他的批评开始的。1986年,《地理新论》登载了一个消息说:杨吾扬老师提出一个观点,搞理论研究,能不用数学就不用数学。我批评了这个观点,并且怀疑是传错了。他带信来说,那是被断章取义了,不过不要为数学而数学。并且告诉我,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用系统论指导建立“系统地理学”是知识不足,因为苏联把部门地理学就叫系统地理学;而当前需要发展的是理论。他这样虚怀若谷,从此我们开始联系了。
杨吾扬教授的一个思想,是发展中国学派的理论地理学。1988年,作为顾问,他支持我在昆明主持召开了“首届理论地理学青年研讨会”。1990年,我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约我到北京大学工作,一起研究“理论地理学”。由于他只是个布衣教授,没有人事权,所以他只能安排我来做博士后。这样,来到北大时,住房没法解决,而那时我急着把妻子从昆明的郊区调到北京,解决孩子的入托问题。我主动放弃了来北京大学而选择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他很是惋惜,我也很舍不得他的知遇之恩。最后地理所左大康所长特别聘请他做地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作为我的博士后导师之一。当时我担心他不会接受,没想到他乐意地接受了,他说,这样更好,可以借助地理所导师力量搞理论地理学。这样算来,我是杨吾扬老师的公私合“淑”弟子了。
终杨吾扬先生一生,发展理论地理学一直是他的一个理想。佛教说人生七苦,最苦的是“求不得苦”,这个理想实际上为他带来了许多的痛苦。
1950年代,学习苏联老大哥,地理学的两个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区位论”都成为了“资产阶级的伪科学”。可是,杨吾扬却坚持了两项研究。这就在1954-1956年“学习斯大林地理科学”思想的热潮中,杨吾扬与江美球合作写了写了论述人地关系的文章。好在《地理学报》编辑胆子小没有刊登,保护了他。1960年,他与陈锡康合作写了区位论研究的文章,发表在《地理学报》,这在当时是要有胆略的。后来他以“商业地理学”的名义探讨着“区位论。”在后来我与杨吾扬老师的交谈中,他没有谈到胆略问题,因为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发展地理学理论,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改革开放以后,探讨理论地理学已经没有政治风险了,可是这时候提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搞理论地理学研究,是“好一个愁字了得”,愁课题,愁课题费。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你别合着杨吾扬去搞什么理论地理学,你别看他名气很大,没有课题的。”果然,1991年杨吾扬与人合作提出的课题,大约叫“人地关系动力学”,没有获得资助,这事对他打击颇大。他与我叹息说,那些把门的处长,是历史的罪人。尽管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杨吾扬完成了两本理论专著《区位论原理》和《高级经济地理学》,可是这件事后,他没有理论著作了。他也不得不去搞一些规划,对于规划,他有时感到有些索然无味,每每与我说起,都流露从惋惜。这种精神负担,加重了他的病情,这时他已经出现了帕金斯症症状,不过坚持给学生上《理论地理学》。他这时仍然坚持与我讨论理论问题,我在一篇博文里提到的关于“聚集”与“集聚”概念的辨析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期间发生。我们还讨论过人地关系的类型问题,可惜没有形成文字
俗话说“天忌英才”,1998年,搞合资建房了。作为大教授的杨吾扬尽然没有钱集资。传说中的故事是:他的夫人一怒之下辞去再北大校医院的职,进了外地的私人医院,这样挣钱买了新房子。他买了新房子后,我去看过他一次,在他妻子不在身边的一段时间后,他的帕金斯症变严重了。离开他家,我妻说,这教授当得寒心。一阵晚风吹来,我突然感到,杨吾扬先生这样的纯粹学者。在有钱被认为犯罪的时代,被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没钱被认为耻辱的时代,他们就成为了“工人阶级一部分”。可是,他却能矢志不移的研究科学理论,这大概就是科学的脊梁。
我敬爱的老师杨吾扬先生去世了,他的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死,但愿他不是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注:“人地关系理论”因为提出环境对经济发展有制约,人类与环境相关,需要和谐相处,因为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理论,被扣上“伪科学帽子”。1930年代张印堂、胡焕庸根据人地关系理论提出中国解决贫困问题“开荒时治标,节育是治本”的观点,被称为为帝国主义鸣锣开道的反动学术。
区位论是关于产业或者设施布局优化的理论。它之所以成为“资产阶级学说”是它的经典分析模型——杜能理论使用了“地价”这个概念。苏维埃革命成功以后,宣布土地国有,土地市场,没有土地市场当然没有地价。所以区位论被认为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学说,是伪科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