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散步时,偶然注意到,原来区政府的一栋楼(似乎是检查院和反贪局),修缮后节假日部分开放了。这真是功德无量的善举。开放的侧面底层是个展馆。进去看看,才知道我家旁边历史上曾是个颇有规模的天主教建筑群。
初步了解一下这个建筑群的形成历史。故事从1840年耶稣会传教士重回江南开始。这大概也是西学东渐历史的一个侧面甚至缩影。
1847年教士们在徐家汇建书室,收藏书籍,为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后经1860年和1897年两次扩建,形成独立的两层藏书楼,为现在徐家汇藏书楼,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我们散步时曾进去过,在下面转转,不能上去。
1851年,经过三年多设计施工,建成一座希腊式的正式圣堂。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罗耀拉为主保圣人。为上海地区第一座按西方建筑式样建造的教堂。1910年历经四年建成现在的徐家汇天主教堂,中世纪哥特式双塔建筑年。教堂规模宏大,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仍奉圣依纳爵为主保。原教堂改称圣母无原罪堂,划归圣依纳爵公学使用,1994年拆除建主教公署。这个教堂只在外面看,还没有进去过。
1850年建成圣依纳爵公学。其拉丁文校训:LABORA SICVTBONVS MILES CHRISTI(如基督勇士努力工作)。后改名为徐汇公学,为徐家汇中学的前身。现在徐家汇中学的崇思楼,建于1915年成于1918年,为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四层楼房。每次走过,都觉得这栋楼很有特色。
1864年,1843年在青浦横塘建立的圣母院迁至徐家汇附近的王家堂。1868年拯亡会、献堂会等陆续在徐家汇耶稣会住院附近建立修院,总称徐家汇圣母院。建于1926年的建筑群包括拯亡会、献堂会、女校校舍、宿舍等14幢建筑,仍称徐家汇圣母院。现在的老车站饭店为其仅存的主体部分,欧式建筑风格的白色小楼,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Jean任UT的MIE系主任后曾在这里宴请系友。我当时还以为这是徐家汇火车站。当然文人的散文随笔中提到过,列车过了徐家汇站如何如何。
1864年建土山湾孤儿院。该院注重工艺美术培训,故也称孤儿工艺院。据说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影响诸多海派画家。孤儿院在1960年关闭。现在在原土山湾孤儿院旧址建成土山湾博物馆,并对外开放。我等班车就在博物馆对面,但从来没有进去过。门面颇小,里面似乎应该比较大。
1873年建徐家汇观象台。现存的徐家汇观象台为三层文艺复兴风格建筑,1902年建成。还没有去过。
1929年,大修道院在奠基一年后落成。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大修道院1955年停办。长期是徐家汇区检察院办公楼。今年起在周末和节假日开放底层,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徐汇区展示厅”。或许这也可以视为朝市政厅开放的国际惯例迈出的一小步吧。
在罗马和佛罗伦萨都在遍访教堂,没有想到住处旁边也有。以后好天气散步时,拍些照片。在徐家汇住了十多年,油然有了新徐汇人的认同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