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第1期拿到后,先看了后面的文章,随后零零星星看完了前面几篇文章。
开篇是陈老萌和顾农的《关于学术随笔的通信》(p. 1-8)。有编者按说两位作者都是学术名家,我孤陋寡闻没有听说过。第一封信主旨是学术名家应该写随笔,有更广的受众。第二封信说随笔要“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放松)、“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灵活)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实质之美)。所言甚是,但知易行难。随后一篇也是学术随笔,王瑞来的《历史研究断想》(p. 9-19),说是对作者研究的期许,读来有些道理,但属于思想火花,难以归纳。
随后三篇写人的随笔。雷颐的《从写社论到写言情小说:小记范荣康》(p. 20-29)。范荣康是作家谌容的先生,担任过《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和主管理论、评论、文艺等部的副主编,所以“写社论”。退休后不久就发表了言情小说《梦中的女孩》(《十月》1992年第3期)和《不了情》(《时代文学》1992年第6期),但反响平平。作者认为他应该回忆公布当年影响众人生活的许多“社论“出台秘辛。“他的价值就在于这段历史,而不在与自己‘隔绝’已经几十年的言情小说。(p. 28)”
第二篇写人的随笔是子张的《读孙郁,顺便说说文人》(p. 30-37)。该文实际上是读孙郁两本说文人的书《苦路人影》和《文人的左与右》札记,很有意思。孙郁似乎是我的同辈,研究文人尤其是周氏兄弟的名家,不过我读过的书基本都出自前辈之手,因为同辈著书立说时我已经没有闲情逸致了。我认同孙郁的一个观察,只有“那些沉浸在审美静观里的人”文字仍可滋润人心。这似乎无关“左”“右”,鲁迅不能滋润人心,胡适也不能。孙郁谈到的文人,在我看来,有些只是可读,有些挺喜欢。萧乾“知道自由书写的价值。但又深知左翼的正当性。(p. 32)”我读得不多,印象不深,觉得最多是可读而已。孙郁推崇“理想的文人”有汪曾祺、曹聚仁、张中行、董桥。“汪曾祺明白‘士大夫文化没有生命力的原因,是与人间烟火过远的缘故’(p. 33)”,但我欣赏不来汪曾祺。曹聚仁有“史家境界”“自由精神”“知人论世的敏锐”,我读的不多,看过《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很喜欢,似乎还看过他的回忆录,但记不准了。张中行“把西洋的个人主义内涵与儒家的某些爱意融化在一起,远不失旧的血脉,近弗疏离个性传统,保持了东方式的智与勇。(p. 35)”我读过张中行几乎所有论著,包括全部随笔,非常喜欢。董桥“‘把学问浅显化、艺术化了’。而其对学术的观点‘绝不武断,又无高傲的真言’,‘对一些‘主义’和学派的理解,是很温和而又一语中的’。(p. 36)”我很认同董桥有“书趣”,不知道董桥随笔散文的全貌,只读过十几本随笔集,挺喜欢,尤其喜欢其中英文相关的内容。
第三篇写人的随笔陈莹的《我所认识的王贵忱先生》(p. 38-46)其实是悼亡,王贵忱先生已在广州疫情最严峻时逝世了。虽然只受过小学四年正式教育,但王贵忱先生是著名学者和书法家,不过我孤陋寡闻,过去没有听说过。
随后是锺叔河《壬寅题记二十五则》(p. 47-60),是作者汇集题记书稿的一部分。有些赠人的题句嵌入名字,挺有意思,如《题赠杨小洲》
小众文章能养眼
洲头景色最关心
又例如《题赠石正浩》
正士本难倾左右
浩然自不堕贪瞋
再例如《题赠何立伟》
立言少讲大道理
伟士多亲小市民
沈卫威的《民国教授的月薪、退休金和抚恤金》(p. 61-89)信息量很大。作者通过查阅昔日档案,提供了民国教授相关收入的完整图景。其中最有意思的是1917年教育部令《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把教授分为正教授(六级,月薪从300到400元,每级差20元)、本科教授(六级,月薪从180元到280元,每级差20元)、预科教授(六级,从140元到240元,每级差20元),助教(六级,从50元到120元,前三级差20元,后面各级差10元)。其他系列有校长(三级,从400到600百,级差100)、学长(四级,从300到450元,级差50元)和图书馆主任庶务主任校医等(五级,从120到200元,级差20元)。后来的规定有所变化,还有许多具体的人的数据,就不一一抄录了。
郑异凡《复旦一年记》(p. 90-100)回顾他1952年夏进入复旦中文系到去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读书之前一年中的校园生活和接触的同学老师。写当年教授的风采比较有趣。
易彬的《从“竟不识我”到“勉其为善”—邓之诚日记中的陈梦家》(p. 101-120)写陈梦家在五十年代的坎坷生活片段,从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到遭受“山崩海沸”般打击而失魂落魄的右派。反映了时代的风雨或者说时代的灰尘。
唐小兵《生命的底色》(p. 121-134)是其在去年暑假从北美回乡后的怀旧伤世。谈乡愁、谈往事、谈旧友。作者提到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坦然和自在,所谓“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出自岳麓书院讲堂内的楹联,清人旷敏本撰书),或丰子恺所言“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恋过往,不惧将来”。只能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读书思考,不仅是消磨时光,也是求得快乐,更是求得心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