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职业化,我个人理解,就是一个特定行当的劳动者。当然,说职业化其实并非强调劳动者,而是强调“特定行当”,就是具有专业性。持证上岗,凭资质执业。我过去的博文《职业精神》,曾用在小说上读到的拉丁文格言概括professionalism:夫匠者,以工立身,致力于业(Fabricando fit faber, age quod agis.)。
现在人们认为大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原因就是缺乏职业化。职业精神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其实并非如想象那样容易坚守。它基本上界定了学界的底线。有职业精神的教师也不会考试放水。这是在吸引学习动机和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的声誉主要是靠优秀学生。一旦放水,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同样,很难想象一个职业研究者会铤而走险地造假抄袭等,那是砸自己的饭碗。对于职业研究者,最重要的是同行中的专业声誉,那才是真正的铁饭碗甚至是银饭碗金饭碗。至于事业编制领导欣赏等等,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当然,职业化的研究要考虑可行性和性价比,这本质上是研究策略与发展路径的选择。研究者当然有权力权衡风险和回报,特别是在指导学生时甚至是种义务。
顺便一提,我个人不太理解大学教师当个劳动者会有什么心理障碍。我们这代人,从小耳熟能详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一直觉得当个诚实劳动的脑力劳动者挺好,虽然我理解有些教师同行有社会精英或知识分子的浪漫情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