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世纪以来,大学正在进行职业化转型。大学教师不再是名士才子,而是学者专家。职业化是大趋势,本身或许无可厚非,但过程中难免有些阵痛,包括可以避免的阵痛。
教学的评价就是摩擦所在。外行包括学生往往欣赏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的深厚功力与即兴发挥。职业的教学需要规范化标准化。
教师的分层标准也是碰撞所在。传统上,名校毕业名师弟子往往像就贵族一样,占着有利位置,师承几乎成了种血统。职业化,以绩效代替出身,以契约代替身份。博士学位、论文发表等成了分层的依据,就像历史上粗鄙但有钱的资本家压倒了优雅而没落的贵族。
职业化的科研自然有发表论文和申请项目的压力,对有些教师也不能说没有必要。有些高校教师仍然有以往的幻觉,以为当了大学教师就是有了铁饭碗,可以优哉游哉。另一方面,有了论文和课题要求,也让另一些勤奋而用心的人有机会扬眉吐气。哪怕他们学术出身不好,甚至自身智商也不高。
任何职业,要健康发展,都要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从业者有可能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差别,也可以用当下的努力弥补以往的落后。学术界作为职业也不应该例外。学位、论文、课题,都提供了这种机会。智商不高的人,当年没有考取名校的,或许像龟兔赛跑中那只乌龟,反而先到了终点。
这或许是职业化似乎在引起反感的同时依然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它激发了人们内心中向上爬改善生存状况的原始欲望。这是对人性的顺应。这种欲望,当然不如对学术本身的兴趣等高大上,但依然是社会发展甚至也是学术发展的强劲动力。
职业化也为学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学术研究特别是工程类研究,总有些劳动密集的成分。除了些天纵英才外,还需要大量的“工蚁”甚至“炮灰”。只有充分职业化,才能提供这样充足的人力资源。
对职业化研究的批评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前职业化,还没有达到职业化水准的人凭空立论大言不惭。另一方面对职业化的超越,职业化虽然必须但还不够。后一方面当然很有道理。但就我本人对高校现实的观察而言,达到职业化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然后才可以否定之否定,超越职业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