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博文

诗歌创作与马斯洛的人本需要

已有 2865 次阅读 2014-9-24 09:59 |个人分类:先哲也闲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诗歌创作与马斯洛的人本需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8980&do=blog&id=904850《 诗人的情绪与诗歌作品的情绪》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很有名的马斯洛需要理论,这个理论把人的“心理需要”分为5个层级,最基本的层级是“生物本能的需要”,在他认为,这个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就需要进入第二个层级,进入第二个层级的人有“入世”的愿望;第三个层级是人期待的一种“荣誉感”,第四个层级则为“归属感”,形同问你“在什么单位工作?”这类问题;而最后一个层级就是“自我实现”,就是追去个人意志。能够特立独行,不再看人家眼色行事的那么一种状态!这种状态需要一个人有充分的自信和非常自我的个人见解。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些。
 
最近几年,科学网博克是我最常去的一个地方,那里集中了国内科研、教育界的人士。一开始,觉得那里帮派林立,一些人抱团取暖...后来,觉得这种情况不再被人喜欢了,至少看上去这种现象越来越少...
 
这里的人的行为体现出的心理状态更多地是抱怨和发牢骚...他们渴望成功,渴望被人认同和接受。尽管他们大都工作在中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都有自己的“归属”所在,但他们也暴露了很多各自单位的不如意。感觉上,这些人有很强“自我实现”的欲望,但现实中诸多的不如意阻止了他们这种心理需要的满足,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现出很痛苦的样子。这是中国科研和教育界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
 
来到《诗歌流派》的时间很短,但也获得了一些感知。觉得这里的诗人和准诗人们也在努力追求“自我实现”,成为著名的或被认同的诗人、作家...
如何评价这样的心理状态?
假如把大家的这种状态与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诗人同道比较,我觉得最需要注意的是,诗的情感不能来自酒足饭饱、衣食无忧...之后,套用马斯洛“需要理论”,以及现代心理学的“情绪”理论,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满足了所有“自我实现”之下的所有“需要”后可以成为“诗人”!
 
实际上,有国际影响的力的大诗人,没有一位是看上去幸福的人,比如艾米利-迪克森,现在可以找到她一千八百首上下的诗歌,这些诗歌作品形色各异,成色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是她的“顿悟”性诗歌作品,让人觉察到这个女诗人很聪慧!
但即使是她,她的母亲却是个抑郁症患者,母女俩人关系非常紧张,以至于艾米利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母亲!
 
诸如此类的问题,直接带给诗人们刻骨铭心的情绪体验,所以这些使得她们的诗作特别容易打动人,特别容易获得情感共鸣...
 
所以,看上去成功人士,富有人士,很难写出真情实感,震撼人心的诗歌作品,比如《红楼梦》里的宝玉哥哥,这个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他确实禀性不俗,就同黛玉妹妹对他的评价那样,但宝玉不可能写出什么优秀的诗作。这是肯定的...
 
时间关系,不多说,在这里还要突兀地提醒大家一句,好的诗人,多短寿!  一定要注意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2014年9月24日,草就


评论(0)引用浏览(0)
发表评论
编辑日志





钱!2014-09-26 11:55:4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8980-830356.html

上一篇:野菊花
下一篇:诗情和画意
收藏 IP: 101.175.159.*| 热度|

3 张忆文 柏舟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