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我的乡村读书生涯——致李英强 精选

已有 6064 次阅读 2011-11-17 02:22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读书, style, border

 

北大硕士毕业4年后在全国建13座乡村图书馆

 

在科学网上,看到这个消息。读了两遍,字字都敲在心弦。很难想象,在现今的中国,还有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在现今的中国这片被物欲横溢了的土地上,还能生长起理想主义的果实。

我因此想起我的乡村读书生涯。我能走到现在,并至今还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懈,是因为在我贫瘠的乡村生活中,偶读了两本好书。

我们那个时候,农村女孩的少年时代,大抵都是在纺车下度过的。那时候,织布还是我们衣服被褥的主要来源,织布机比较大,小小女孩的腿勾不住压板,所以没有办法上机织布(我因为调皮,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上过机),但纺车较小,似乎多小的小女孩,也可以坐在近前,仿棉花。棉花是自己种自己采,回来晾晒,然后轧花弹花,把棉花弄得絮软,揭上薄薄的一片,放在桌子上,用棍子一卷,卷成细棍子。把这根细棍子放在纺车的仿针前,轻轻摇动纺车,引出线头来,然后把线上到仿针上,然后一手摇纺车,一手引线,上线,嚷嚷嚷——吱的声音循环往复,棉花就仿成了线,然后,大人们缠穗子,织布。其中的技术虽然简单,但也要心灵手巧,才能把线仿得均匀,织出来的布才好看。我自小就在母亲的怀里,看母亲纺线,听那简单而又节奏的旋律。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和同伴们一起学会了纺线。和同伴们一起端起纺车,找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一边说笑,一边纺线,可惜耐性不好,一直坐不长,仿出来的线粗粗细细的,让母亲很是恼火,没少在夸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数落我。

那时候,大概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农村青年团之类的组织还有。本家大姐是村里青年团的支书。想来本家大姐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她的勇气和胆量似乎是天生的,村里和她年龄相当的一帮人,对她可以说是服服帖帖的。记得还有民兵训练,看到小小个子的大姐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前面,一呼百应,很是羡慕。

既然是一级组织,就有一部分活动经费,可惜农村的组织,钱太少,大姐实在不能有什么作为,就买了两本书,一本书时《第二次握手》,一本书是《代价》。

代价是反映文革对人性的影响的,大概是友谊和爱在种种考验后永存的故事,印象不太深刻了,但《第二次握手》却对我的人生起了重大的影响,为我的一生发展都埋下了伏笔。看过我博士论文后记的老师,还有参加过我博士毕业谢师宴的老师,都知道这一点。那是十岁那年暑假看的,我躲到家人找不到的地方,一口气读完,才知道在纺线之外,人生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境界,可以把整个的人生都打扮的如此美丽。看完后,我跑到我的那群在纺车下过活的小伙伴面前,吸一吸鼻涕,宣布:“我长大了要出国留学,读博士!”当然,除了嘲讽,我没有得到任何夸奖,甚至没有羡慕,而农村的阡陌纵横,也没有一条指向出国留学。而多年后,四十岁的我,真的从国外拿回博士学位,人生似乎真的有股魔力在驱逐自己走出自己的地平线。

直到现在,我可能都无法描述这本书是如何开启了我的心智,如何把力量根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丰富着自己的想象力,又如何驱动自己去孜孜以求,去改变命运给自己安排的轨道,并最终开阔了眼界,走出更为丰满的人生。但书对精神世界的改变,并从而增强我们力量,却是我的生命历程所证明了的。而很显然,如果没有读那几本书,我可能现在还在织布机上织布,而我的后代,会在纺车上继续纺线,而不是现在这样,去探索他自己更为宽广的世界。

多年以后,我成为一个图书馆人,身陷书的海洋,再读书的热情却慢慢消蚀了。除了一些必看的专业文献,和一些消遣性的杂志,我几乎很少翻看一些经典性的著作了。而在乡村的时候,因为能找见的书少而又少,几乎字纸为贵,把自己能找到的书都看了个通透。《第二次握手》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小书,之后,当代,十月之类,在一些有城市背景的孩子手里会传出来。但实在稀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寻书,甚至人家厕所里放的厕纸,如果有字的话,我也会呆在里面,看完,记得看过打倒孔老二什么的。晚上睡觉和父母同睡,一直点了煤油灯在看,父母催着睡,假装睡了,等父母睡着,点着灯,接着看……甚至有一段时间,弄得父亲也开始看,对着煤油灯,给母亲念小说。

看完李英强的故事,久久不能平静——扩展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是我作为一个图书馆人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只是没有想到有人会做得这么深刻……一个计划在心中酝酿着……

等儿子回来,推荐他看了。他看的时候,我给他说了我的计划,妈妈想给他的图书馆捐款,2000元,其中一千元买一些传记类书,另外一千块买同样的书,但这些书,先给咱们,再由你组织你的朋友们一起看,等你们看完,我们一起带着这些书,把书再回赠给他的图书馆,并和他的读者一起交流读书心得。

2000元啊?儿子有些舍不得。

妈妈是从乡村出来的,也是因为读了书,才内生了力量,开拓了眼界的。

妈妈是职业图书馆员,扩展图书馆功能是妈妈的职责所在。

妈妈有一个和他的读者一样年龄的儿子,妈妈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读写好书,会对他们的人生发生重大影响。

妈妈和他一样,因为从农村出来,刚到城市的时候,被自卑很沉重地压迫过,知道孩子们平等的交流是多么重要。

儿子看完了,也深深地感动了,妈妈,你应该捐50000元。可惜妈妈没有那么多钱,咱们房贷还没有还清呢!不过,我希望您将来能挣很多很多钱,能给这种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捐五十万。儿子抱了抱我,我希望这是他对我的承诺。

儿子睡觉前,告诉我说,妈妈,你快点捐款啊,我想读那些能够立人的书呢,我说你要组织你的伙伴一起读书啊。

搜到李英强的微博,http://weibo.com/yingqianglee但上面没有提供捐款的方式。我以为他在北大学得是图书馆,查了一下,可惜不是,他学经济学。

我至今不知道怎么捐款,可能科学网上捐款的人不少,他们很低调地做了,我这么高调,是因为我真的希望有14岁左右孩子的妈妈,尤其是那些图书馆员妈妈,能够和我一起做,这对我们的孩子,对这些迷失在网络中的孩子,绝对具有导向的作用,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

也恳请知道捐款方式的朋友告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508775.html

上一篇: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牌意人生
下一篇:同志们,推荐书目啊
收藏 IP: 114.91.28.*| 热度|

31 徐迎晓 许培扬 虞左俊 刘艳红 武夷山 曾泳春 肖重发 王水 曾新林 李学宽 李志俊 陈儒军 汤治国 吉宗祥 武京治 刘用生 张英姿 程仲基 曹聪 柳东阳 洪坤 傅云义 蔡津津 俞立平 金小伟 李泳 刘伟 杨华磊 zhangcz07 neilchau foreverg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