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亚新先生(1903.12.23—1990.1.17)是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索引学家,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其夫人吴志勤先生是一名图书馆员,她追随钱先生的脚步,默默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奉献一生。
邵延淼《钱亚新年谱简编与论著系年》(《钱亚新》编辑组.钱亚新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1:341-378)有以下记载。1932年1月,钱先生与上海闵行中心小学教师吴志勤订婚,介绍人朱家声。1933年1月2日,钱先生与吴志勤在上海结婚,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1883-1978,福建莆田人)为证婚人。1935年9月,钱先生伉俪同往天津,途径南京,访妻兄吴履冰(国立编译馆工作)。1936年4月2-7日,先生伉俪游北平。5月初,夫人志勤不适北方水土,回上海仍任闵行中心小学教员。1937年11月初,夫人携子亮及侄女红梅由上海沦陷区赴湖南。1939年9月,夫人为张家大屋一带儿童筹建小学。1940年5月,夫人募建蛇会小学,该县教育局委她为校长。1946年11月,夫人由湘回沪,然后至苏州在社教学院图书馆工作。1950年2月,苏南文教处宣布成立苏南文教学院,系由国立社教学院和江苏社教学院和江苏社教学院合并而成;解散图博系,教师可自行寻找单位。志勤在苏南文教学院图书馆工作。吴志勤1952年9月调南京工学院图书馆工作。1956年7月,钱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授予研究员职称;8月夫人亦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钱亚新先生与夫人合写《评四角号码检字法》。1982年5月28日,吴健雄博士(1912 ~ 1997,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由美来宁讲学,夫人在南京工学院与她相会,因两人系江苏省立第二女师同班同学。通过以上记载,笔者认为,吴志勤先生受过良好教育,且与钱先生伉俪情深、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吴志勤先生成为图书馆员时间应从1946年算起直至退休(具体时间不详)。
南京大学研究生谢欢整理钱亚新先生诗词时发现钱先生1977年9月24日所撰《得宝》诗一首:“四处求珍宝,多年志未酬,今朝得美玉,光洁质坚优。”其注云“昨日参加南图有关《使用说明》座谈会,未及一时,头昏呕吐,后由担架抬回。今朝约许培基(笔者注:许培基1926年4月出生,图书馆学家。)、张厚生两同志来家会谈,除对《使用说明》发表意见外,并希望他们能撰一本关于‘中国图书分类法’的论著,以供图书馆界的参考。其内容可分为历史的、批判的和方法的三部分。培基本有此意,使我非常愉快。他们道别后,志勤对我说:‘你后继有人了。’此言正合我意,乃以《得宝》为题,赋上一首。” 1982年1月5日,钱亚新先生写给张厚生先生中的信有志勤附笔“我昨天到南工图书馆也碰到刘书记,他告诉我,他早已在人事处看到高教部分配来的名单名字是张厚生。所以南工方面急于希望你来报到,大家应服从分配,南工就不必来函催,这是你校应该执行的,他说你必须要服从原分配!不能动摇!”以上两件小事,足见吴志勤先生“相夫”之功,功不可没。
笔者知道,钱亚新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和传承钱亚新先生,吴志勤先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1991年出版的《钱亚新集》是“钱师母吴志勤同志的关注下完成的”、吴志勤先生对钱亚新先生手稿等做了妥善安排。另据谢欢同钱亚新先生长子钱亮的访谈“钱亚新先生曾经立下了遗嘱,说死后就把他的骨灰撒在长江里,钱先生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死后就不要占用国家土地了;以后儿子、孙子年纪也会大,逢年过节还要跑去墓地祭扫,钱先生觉得劳民伤财;周总理等一些国家领导人死后也没留骨灰,所以他也不想留。1990年钱先生去世后,家人把他的骨灰一直存放在家中,一直等到他的夫人去世后,家人才把他们俩的骨灰一起撒到了长江里。”由此可见,吴志勤先生同钱亚新先生,如影相随,生死不渝。
囿于学识及所掌握的素材,笔者对吴志勤先生的了解尚很欠缺。关注吴志勤先生数年,通过搜索引擎等所获资料了了,笔者的印象是“非著名女图书馆员”,尽管如此,吴志勤先生所作所为同样值得我们纪念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钱亚新》编辑组.钱亚新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1:341-378(邵延淼《钱亚新年谱简编与论著系年》)
2 谢欢.家人眼中的图书馆学家钱亚新先生.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待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