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圕人堂周讯(总第528期 20240621)

已有 497 次阅读 2024-6-21 15:05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圕人堂周讯(总第528期 20240621).pdf

李爱玲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目录

1 圕人堂本周讨论概要

1.1图情会议及招聘信息

1)前沿技术提升科技情报策源能力学术研讨会

2)密歇根大学亚洲馆招一位中国学馆员

3)中图学会7月长沙举办第四届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

4)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即将开幕!

5)第四届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7.10-13,长沙)

6)AI增强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展望:RAG应用案例——“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2024年第5期(总第31期)

7)区级公共馆,住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偶安置!

8)部委图档事业编!

1.2链接资源、分享推荐

1)世界上最美的106座图书馆,你最喜欢哪一个?

2)留言赠新书:8年时间100多个社区的田野调查,武大社会学教授关于“中国式社区”的最新力作出版

3)怎样才是“优秀的图书馆”?

4)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

5)专业化馆长的酸甜苦辣——圕人原创故事推介

6)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系列教材推荐 |《图书馆学基础》出版

7)2024年学术图书馆主要趋势

8)书案铭——中国历代文房美学艺术展

9)新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研讨会在重庆市举办

(10)什么是开放许可?不同的许可有什么区别?

11)“我是长江的孩子”少儿阅读推广联盟成立

12)基于LSP平台的图书馆业务融合与创新

13)新质与数智:AI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

14)提高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的 4 个步骤

15)保留毕业生终身权限!河北一高校图书馆发通知,网友:建议全国实行

16)ChatGPT帮助我进行学术写作的三种方式

17)新书:《图书馆:一部脆弱的历史》

18)新质与数智:AI素养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研讨培训会

19)钻石OA出版在欧洲运行如何?谁在支持钻石OA?

20)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故障咨询解答的思考

21)超多亮点!最新图情类SSCI 公布!

1.3你提问,我回答

1)《图书馆论坛》“封面图书馆”征稿启事

2)图书馆的创新还是要脚踏实地

3)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

4)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二)

5)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与国内同行互动问答

6)G.利丁根(G. Leidingen)查证为Georg Leidinger

7)高校图书馆保留校友终身入馆权是否可行

2圕人堂专题与群文件共享

2.1 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

 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故障咨询解答的思考

图书馆员作用的简明表达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续)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

2.2 群文件共享

3.大事记

4.延伸阅读

 

 

人堂简介

QQ群名称:人堂(LibChat)

QQ群号: 311173426

适宜人群: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

定位(MISSION):专业讨论、行业交流、信息共享、资源、人脉

《圕人堂周讯》编辑组

主编:王启云

编辑:宋晓莉 赵生让 董行 范良瑛 曾家琳 张婵 卢娅 陈艳 

史蓓 陈玮 李爱玲 张芸 唐小姣

圕人堂圕结一切可以圕聚的力量。

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

 

赞助单位

 

                                            

 

 

 

 

 

 

 

 

 

 

 

 

 

1 圕人堂本周讨论概要1.1图情会议及招聘信息1)前沿技术提升科技情报策源能力学术研讨会

查新检索:“前沿技术提升科技情报策源能力学术研讨会https://mp.weixin.qq.com/s/3OEjH5c6x7hgTVZH1vAC0w

2)密歇根大学亚洲馆招一位中国学馆员

麦子:“密歇根大学亚洲馆招一位中国学馆员https://careers.umich.edu/job_detail/250203/chinese-studies-librarian

3)中图学会7月长沙举办第四届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

会议君:“中图学会7月长沙举办第四届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https://mp.weixin.qq.com/s/B335c-iElHR-EapH3UoK_g

4)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即将开幕!

闽农林*:“会议预告│由搜知数据独家协办的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即将开幕!https://mp.weixin.qq.com/s/8MkUYBP36RT2FpexAAlqaA

5)第四届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7.10-13,长沙)

依霖:参会|第四届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7.10-13,长沙)https://mp.weixin.qq.com/s/vgsELkEWvfCSzDWNOIHUuQ

6)AI增强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展望:RAG应用案例——“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2024年第5期(总第31期)

木木贝:【讲座预告】AI增强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展望:RAG应用案例——“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2024年第5期(总第31期)https://mp.weixin.qq.com/s/5WKrg-ZQPwjep30dDnGa_g

7)区级公共馆,住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偶安置!

初霁:区级公共馆,住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偶安置!https://mp.weixin.qq.com/s/mXlOZFaPPCERKsjq4CpCxw

8)部委图档事业编!

依霖:部委图档事业编!https://mp.weixin.qq.com/s/bgR1VNsWOJwuH5x6FE0U-A

 

1.2链接资源、分享推荐1)世界上最美的106座图书馆,你最喜欢哪一个?

弯曲的*:“世界上最美的106座图书馆,你最喜欢哪一个?https://mp.weixin.qq.com/s/0oSg3uArtng_w_2qAtbWYw

2)留言赠新书:8年时间100多个社区的田野调查,武大社会学教授关于“中国式社区”的最新力作出版

学校馆*:“留言赠新书:8年时间100多个社区的田野调查,武大社会学教授关于‘中国式社区’的最新力作出版https://mp.weixin.qq.com/s/6WLEthVGpavjoYUn_P-z5Q

3)怎样才是“优秀的图书馆”?

图谋:“怎样才是‘优秀的图书馆’?https://mp.weixin.qq.com/s/l9lH_imJiEg61jQbQuh6pA

4)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

图谋:“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https://mp.weixin.qq.com/s/KhqXcEz7PsN3rpL_xqXeqQ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续)https://mp.weixin.qq.com/s/g6FeQNzma09lkUM65LJkAA

5)专业化馆长的酸甜苦辣——圕人原创故事推介

图谋推荐语:“散落一地的回忆”微信公众号连载作者《我与图书馆的故事》,这是资深图书馆人的原创故事,呈现图书馆人思想画卷的好故事。作者199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图书馆学系,同年入职,历任图书馆采访部副主任、主任、副馆长、馆长、书记等职务。‘我与图书馆的故事’系列推文供27篇,从作者1986年被图书馆学专业写起,一直写到2024年,时间跨度为38年。首篇写于2023916日,末篇写于202463日。作者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情真意切、情深景真、意味深长。

首篇:散落一地的回忆.我与图书馆的故事(一) 与图书馆学专业的不期而遇.https://mp.weixin.qq.com/s/PoYz74hr6saMec0UcKPoog 末篇:散落一地的回忆.我与图书馆的故事(二十七):19902018图书馆历任领导班子组成.https://mp.weixin.qq.com/s/_5bvWxktO-O9j-ILatycqg

6)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系列教材推荐 |《图书馆学基础》出版

图情小*:“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系列教材推荐 |《图书馆学基础》出版https://mp.weixin.qq.com/s/6D99MvHoZQQVevzaSBvCSg

7)2024年学术图书馆主要趋势

图情那*:“2024年学术图书馆主要趋势https://mp.weixin.qq.com/s/XgaUYRAktrgd1XQ_SG8L9g

8)书案铭——中国历代文房美学艺术展

图谋:“书案铭——中国历代文房美学艺术展https://mp.weixin.qq.com/s/O920qo2KLBpyr12Oxxztiw

9)新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研讨会在重庆市举办

Biochem:”新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研讨会在重庆市举办https://mp.weixin.qq.com/s/_n6PkEZjLK2pn-SnpFQXrA.”

(10)什么是开放许可?不同的许可有什么区别?

图情那*:“什么是开放许可?不同的许可有什么区别?https://mp.weixin.qq.com/s/zrPLRcxRK6YOhqjGtQunTw

11)“我是长江的孩子”少儿阅读推广联盟成立

木木贝:“‘我是长江的孩子’少儿阅读推广联盟成立https://mp.weixin.qq.com/s/datWKDP2wRY7vFQsJ8_g0g

12)基于LSP平台的图书馆业务融合与创新

图谋:基于LSP平台的图书馆业务融合与创新https://mp.weixin.qq.com/s/j7wLMAZipIIquQPzW51dUw

13)新质与数智:AI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

依霖:征文┃新质与数智:AI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https://mp.weixin.qq.com/s/WLmuFN2y-6sqbvAwPLgmKQ

14)提高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的 4 个步骤

Minami:“提高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的 4 个步骤https://mp.weixin.qq.com/s/ywvMNrD7RAKCTXcxxnIM0Q

15)保留毕业生终身权限!河北一高校图书馆发通知,网友:建议全国实行

天天保留毕业生终身权限!河北一高校图书馆发通知,网友:建议全国实行……https://mp.weixin.qq.com/s/d9xKE8XlB--dqCGnI5Vpxw

16)ChatGPT帮助我进行学术写作的三种方式

图谋刘进平.ChatGPT帮助我进行学术写作的三种方式.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438765.html.原文见: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1042-3.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在写作、编辑和同行评审方面提供帮助。打磨学术写作(Polishing academic writing);提升同行评审(Elevating peer review);优化编辑反馈(Optimizing editorial feedback)。毫无疑问,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科学界带来了挑战。但它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这些工具可以增强我们的写作、审稿和编辑能力。人工智能并没有影响科学探究的本质——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同时改善了我们交流研究的方式。

17)新书:《图书馆:一部脆弱的历史》

木木贝:新书快报|《图书馆:一部脆弱的历史》https://mp.weixin.qq.com/s/Ho2cnc2X-VRJU39TD-nYvg

18)新质与数智:AI素养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研讨培训会

木木贝:征文通知 | 新质与数智:AI素养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研讨培训会https://mp.weixin.qq.com/s/e7i0dkYtYS044pi5WWil8g

19)钻石OA出版在欧洲运行如何?谁在支持钻石OA?

图情那*:“钻石OA出版在欧洲运行如何?谁在支持钻石OA?https://mp.weixin.qq.com/s/B-ezYVDUeDBFqp3TJZ_zgw

20)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故障咨询解答的思考

图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故障咨询解答的思考https://mp.weixin.qq.com/s/KoQ_RLXEIDA8p3NnZA8Dgw

21)超多亮点!最新图情类SSCI 公布!

依霖:超多亮点!最新图情类SSCI 公布!https://mp.weixin.qq.com/s/lWbwRieGNIwv-3HEBMAfkA

 

1.3你提问,我回答1)《图书馆论坛》“封面图书馆”征稿启事

图谋:“《图书馆论坛》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专业期刊,是中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行至多个国家。《图书馆论坛》每期封面封底报道国内外优秀图书馆建筑,全免费,纯公益。为更好地宣传图书馆建设,特广泛征集封面图书馆。相关说明如下:建筑:图书馆外观别具一格,空间设计典雅。‘封面’展示图书馆‘整体外观’,‘封底’展示该馆富有特色的‘局部’。图片:封面和封底各需3张图片,每张图片大小不低于3M。版权:图片属于原创作品,不存在版权问题。图片若属私人作品,一旦发表,支付稿酬,快递样刊2册。图片若属机构作品,一旦发表,快递样刊2册。名称:提供规范的图书馆名称。投稿:直接投稿到《图书馆论坛》网站:http://tsglt.zslib.com.cn。投稿标题格式:封面图书馆投稿:***图书馆。”

2)图书馆的创新还是要脚踏实地

麦子:“图书馆专业化的第一步看来是要让人放弃创新,这样,图书馆人就可以做专业人应该做的事了。”哈哈:“我们现在有两个公司就地实验,一个是基于芯片定位,一个是基于学科分类。之前领导推第一个的时候说,不用分类排架了,书可以随便放,只要有定位就行。过了没多长时间,又来一个公司,说是用OCR技术把架子上的书脊图像转文字,这样读者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浏览了这样的话,就推翻前面的了。要不然,你给人家推一堆乱七八糟的书不是瞎找事嘛纯拿图书馆当小白鼠。我们现在用芯片已经有好几次遇到灵异事件了。一学生还书,刚还完,突然账上多了一本书,不是他借的,但突然冒了出来。我们以为是附近的书,可能是因为芯片能量太大给借上去了。结果,找半天没有后来在这书本来的四楼的架子上找到了,距离前台好几层楼。幸好现在借书的人少,要不然那真是团团转。学生报警,还得保卫处去看监控,我有次看监控找人,前前后后就用了两天。”闽农林*:“@hanna 你说的这个状况我其实有针对性的想法。我看到过相关资料,芯片定位波以发射点为中心按照同心圆模式向外扩散(类似一滴水掉入湖面)——有没有可能就是这种模式导致了你说的这种灵异现象?因为你知道这种环形波其实中间是有盲区的,但是偏偏传播距离还挺远。”图漾:“@hanna 乱放这个真是胡搞,按分类上架本来就有推荐阅读的功能,况且如果乱放,人家借同类的几本书,还要分别跑几个地方。”哈哈:“这时候,底下人就得慢一点,不要太勤快了。领导想这出的时候如果太勤快照着做了,再过几天领导又换想法了,底下工作再想回头可就难了。”普罗大*:“@hanna 这个问题好像是因为使用超高频RFID芯片导致的,就是那种比较短小的芯片,用高频RFID芯片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书山有*:“你借的时候要告知读者,借书证上有几本书,问题就出来了。这个问题在借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哈哈:“@书山有路 读者没有借书,是还书的时候出现的。上一本书还过了,紧接着出现了一本借的书,这书安静地呆在好几层的楼上。” 书山有*:“是系统的处理数据问题,就是你借书或者还书的时候,扫码一瞬间,系统出故障了,书没有拿出来,肯定是在书架上,你们借书用的什么系统?”哈哈:“@书山有路 图星 LSP。”

3)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

麦子:“我大概过了15年这样的日子,后来好日子到头了,有十几年迫不得已分别做两个部门的主任。我生性懒散,不是做官的人,但后来发现不做不行,因为有些人不做官是不知道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我们的馆长在60岁不到时,和学校里合不来,忽然退休。于是来了一个68岁的女馆长,这让图书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来了以后大概一周,我有一天在另外一个馆看书,说我们部(就5个人)要开紧急会议,兼第一副馆的部主任在会上说,由于他和新馆长在第一次会议上就馆藏建设上有不同意见,他当场提出辞职。我会后和他私下说,其实反正你也做不了一两年了,忍一下就算了,他说,作为部下,我是不能不服从,但我没法按她的意思做,只能辞职。于是,他在当年7月1日就退休了,当时我们学校财政困难,于是每人扣薪3%,但学校在个人退休账户里(不同的资金池)放了5%的钱。后来我遇到他,提起这事,他还是耿耿于怀,说这让我更恨她。当然,他也不是缺钱的人,他当时买了200股苹果股票,后来又加了300股,每股花了20元。这是我自己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暂且不表。(注:苹果今天是221元一股。他是500股,从他买了以后劈了5 次:2,2,2,7,4,我算了一下今天是24.7个M。)

  他离开后,department里就只有4个人,两男两女,当时我年轻一些,其他几位都是50多岁了,两个女的都想做主任的位置,但其中一个因为是撮合新馆长的位置(她们以前认识),所以有了先手,拿到这个位置。败下阵来的那个不久就退休了,那是2003年的事情。一个人不做官,往往是很难看出这个人的真实面目的,但一旦做了官,而且做了你的顶头上司,那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此女是很进步的progressive,也就是很左的,由于她的学科背景,她很追捧卡斯特罗,切,到查韦斯,当然对中国人民有很深的感情。她上台以后,自己极其努力,每天大会小会,而且每个会议有大量的会议记录行动指南,她喜欢打印所有的文件,不光在办公室里买了两个大的档案柜,在家里也买了一个,每天把我们累个半死,但到头来,事件积了一大堆(这类人在美国大学文科里是一大堆,教授不上课,搞GM,看看最近的问题,这点是我最恨的地方)。反正,我们是整天开会,然后就是会议记录,无数的委员会、任务组,结果什么事情也没成。

她最大的问题是,因为从来没有做过官,所以,就很像做自己想象的那种官的样子,当然,而她上面的这些学习对象可能对她也有影响。平时这些辛苦的事情也就是算了,但在图书馆里,上下级一般都有默契,到了每两年的职称评定,互相拍拍肩,指出问题,但也就让你过了。和大家想的歧视什么的不同,少数裔歧视是很赚便宜的,我们有一位拉丁裔的,编目,但每年都是只编50本书,自己写文章(这对评职称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基本是消耗图书馆的资源),但每次还是过关。我自己什么都要说,但对每次评这个东西比较在意,因为和前面的主任关系不错,而且他也比较欣赏的比较传统的馆藏建设的成果,所以,每次评的都不错。在他离开前,因为我搞到了那套四库全书结果给我加了三级(一般两年加一级)。她来了以后,我不光只加了一级,而且评语极差,而且我看到评审委员会的意见,他们也认为我受到不公待遇,所以为了此事,我还写反诉的信到学校里,反正弄的筋疲力尽。这事给我一个教训:不做官有时真的不行,否则有大苦头吃。

  但是,她的野心不止于此,她是想在有人罩她的时候做副馆,和馆员和馆长的位置不同,副馆的位置其实是馆长内阁(我们就叫cabinet)的成员,他们是馆长的心腹,在一些情况下,馆长可以让一个看中部门的头,并且升他/她上来,入内阁。当然,一般而言,这个位置还是外招的,但很多馆长更愿意在上个馆长走了以后招自己的班底。新馆长我的老上司走了后不久,新馆长的确帮了一把,不光升了主任,而且很快就让她做了临时副馆,确确实实让她春风得意一把。但这个68岁的馆长还是留了一手,她公开招聘了这个位置,结果尽管我这同事也申请面试了,她还是没拿到这个位置。大家可以想象她的失落,后来也这正式的新副馆的关系一直很僵。因为这类的事情我们馆是发生了2次,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大半不会要这个人,最好事先通过间接透露一下,让TA不要申请,否则有后患。

  我们这位副馆之后不光累死了我、我们大家,把自己也累垮了,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后来查出是得了中后期的乳腺癌,而且情绪波动更厉害,和新副馆的关系终于在一次会议上很戏剧化地崩了,主任居然小声骂了新副馆(省略一词),这简直是炸雷事件。馆长立刻让她停职一个月,此后就把她的位置都拔了,打回馆员系列(其实就是少了一个每月450美元的津贴)。同时,馆长和新副馆的关系也处得不好,后来乘着经济不景气,把她开除了。因为副馆是馆长内阁的管理人员,是不受工会保护的,所以,馆长是有权很容易地解聘的,如果是馆员,就麻烦得多。这就出来一个问题,这主任的位置谁来做?

  我其实和这个馆长的关系还可以,而且我在馆里的人缘一直很好,所以,就通过一个副馆来问我愿不愿意。鉴于前车之鉴,我觉得我没有什么选择,只好答应,但说这450美元的津贴实在太少,需要加倍,结果给我900美元,因为这时不能属于工会,为了保险起见,我同时说好,如果她不满意,她只能把我打回馆员系列。这个位置实在不是很好做,因为下面有4个直接汇报和近20个间接汇报(都是其他部门,但有学科馆员职责的一线馆员),每年需要写10份以上的职称评定意见,每2周开一次学科馆员会议。这样,我就不可能每天吃2个小时的午饭,4点下班走人。但起码没有人来刁难我,而且新馆长尽管很多事,事必躬亲(这是馆长的大忌,因为到了后来,其他的副馆都躺平),但我终于把她摆平,关系一直不错,于是做了好几年,到了2014年,新来了一个馆长,随后招了一个从哈佛来的馆员做副馆,而且立刻把我打回馆员系列。后来的几年,几乎是重演了前面那个女主任的一切,而且更糟。所以,看来,这官还真的不做不行。

  我以前兼任一个部的主任,有两个办公室,那个部我每周去3个半天办公,下面都是管理员,我做平时的事情,但负责预算编制,大约每年30万美元样子。我是洪常青的位置,真难啊,因为TA整天为了其他人吃饭时间长,上班时候打电话,懒惰,整天到我这里诉苦,而且每次一进来(我们馆员都是单独房间),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有时还拉我的手,这实在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如果有麻烦,我说都说不清。另外还有人向我借钱,说如果没钱,这个月没钱付房租,会被赶出去。反正,让我觉得除了没有计划生育,其他都有。

另外,美国部主任和馆员的签字权限是很大的,我在做上面这个艰难的职位的时候,每年的预算大概是400万美元,如果同意和一个数据商买一个产品,5万美元也就签字了,财务如果有问题会直接问我。另外,采访很多很复杂的事情(国内馆员多半是做不了的),但因为他们是管理员,级别不够,即使买10块钱的东西都不可以一定要馆员签字同意的。我写很多东西,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法直说,所以只好大家自己理解了。

4)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二)

谢谢关心我的朋友,因为他们怕我有麻烦,但我发现美国学校里,个人和学校的粘合度极低, 整个社会的流动大, 即使在上班时,住得也比较远。绝大多数的人在离开后,一般会离开这个地方,我认识好几个是换了国家。你这一辈子就再也不可能遇到这个人了,因为这些人和这学校一点关系也没有了,不像国内还会走动之类。

世上很多事情,因为为了避免某种结果,所以采取了一些似乎很合理的预防措施,但其实结果未必是你想象的。美国高校馆长的位置,几乎清一色是面向社会招聘的。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那个不能算,因为这基本是个政治任命,如果这个人有图书馆背景,也只是为这做法背书,不代表什么。另外,和大家想的不同的是,美国一些高校馆长的任职时间会极长,尤其是像加州大学这样的学校,原因是,如果你有了这个位置,除非你不做图书馆了,这可能是职业生涯中最高位置。另外,一些高校图书馆优渥的退休待遇对人们的任职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视,但到了50多岁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这意味着你是不是有没有安逸的退休生活。但对这类后悟后觉者有个很要命的问题,退休金和服务年限直接联系,所以一辈子辛辛苦苦,如果在快60岁的时候才开始在一个新地方工作,你就需要拼命延长在这个地方的工作时间再退休。所以,这类人往往来了以后,会在很大的年纪坚持很多年。同时,因为意识到了这点,你如果在一个系统里工作多年,在接近退休年龄的时候,也是你收入最高的年代,即使你有再大的压力和困难,你也只好忍下去,以便拿到最高的退休金。这类人其实蛮多的,我认识一个副馆长,在差不多20年里,受到很多挤压,有些是很难忍受的,一般人早走了,但他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而且离开以后,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和退休待遇,结果终于修成正果。这类事情,以后估计会越来越少,因为即使是大学,都改变了做法,有过去传统退休金的地方几乎是凤毛麟角。

我经历了三任馆长。第一任,40多岁就在我们这里做馆长,而且夫妻收入不错,自己有很多爱好,但同时也因为和学校关系不好,影响预算的争取,所以在不到60岁就退了。我特别喜欢这个馆长,极其低调,也不做什么,他很依赖一个鞠躬尽瘁每天早出晚归的副馆长(也是唯一的副馆长),此人是单身,就是一个一本正经的company man, 我因为当时是馆员协会负责职称评定的委员会主席,每年有些评定的细节需要和馆里协调,需要和他讨论一些双方意见不一的条款,他很难搞,坚持馆方的立场,但我一直很敬重他,因为我觉得他还是很公平的,同时把馆里管得很好。这馆员协会是一个全体图书馆员的协会,包括馆长副馆长协调馆里的一些大的事情,但每人都只有一票,而且主席都是一线馆员。我可能受第一任馆长的影响比较大,觉得图书馆的事情不必搞得太复杂,就是一个简单的结构,每个部门都很有责任地把事情做好,不要多事,在背后把事情默默做好就好了,你很张扬要显露自己,往往就是麻烦的开始。

可能是这个馆长的个性,反正和学校里关系一直搞不好,所以学校也对图书馆的预算抠得很紧,这对馆藏建设的影响比较大。当时的图书馆除了基本的人员开支(大约是总预算的55%),其他的行政开支很小,余下的40%不到是用于买资源的,而资源受通货膨胀的压力比较大,所以一旦没钱,只能在资源上扣钱。人员这块基本是不能动的,再困难也不能解雇人。当然,这事后来有松动,但原则上还是很难。另外,如果要解雇人,都是按年资或是不是永久雇员还是临时的,但在2000年左右,学校通过了一个规定,不能长期雇佣临时工,如果用了一个人超过1000小时还需要他,就必须自动转正,所以后来极少有临时的人,都是长期合同的雇员。

等这个馆长退休后,学校里松了一口气,雇了新的馆长(她原来也是一个类似规模馆的馆长),并且在雇她的时候答应给她4年每年100万的附加预算,这样也就比较好开展工作。这个馆长来的时候已经68岁,后来整整做了11年,我查了一下,退休时拿到一笔很可以的退休金,而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的。后来,在她近80岁时,学校耍了一个核弹级的条款,让她辞职了。此人精神相当充沛,其实后来还继续想找工作。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基因很强大。

说到预算问题,图书馆的预算都是维持日常开支,如果要建新馆,一般是靠社会捐款和学校通过州立发债券筹款,由于维护是很大的开支,很多馆的年龄其实很长了,我的办公室是1954年建的,因为维护得很好,除了建筑风格很难看出房子的年龄。同时,因为每个学校在建筑风格上要统一,所以即使新的建筑,往往在格调上也和过去的房子靠拢,所以从外表上很难看出新旧,而内部的改动往往更多一些。由于她的背景,她做事和审美十分老派,比如她喜欢地毯,把馆员的办公室都换成墨绿的地毯,而公共空间上改得很少。这其实是小事,但在其他方面她比较守旧。尽管美国图书馆进化缓慢,但如果离开趋势太远,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困扰。

可能我需要改正一下,她其实是比较喜欢她原来习惯的思维模式,但未必不愿尝试新的东西。在她在任期间,我们推出了PDA读者驱动的采购模式,这在整个UC系统里是最早的。其实,也就是有几个一线的馆员在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些趋势,觉得我们馆如果利用起来,会提高我们资源的利用率,因为如果是过去那种以防万一的采购做法是会让我们彻底破产的,另外,我们也没有其他UC大馆包袱(比如保证馆内要有纸本以防世纪末日灾难时有存档),所以电子采购在很短时间内就到了预算的90%。这点上她是支持的,而且这点我们的确是很有远见的,她也就随水推舟了。

应该说,和不坏的东西不去修一样,如果人家做的是对的,你就不要多去干涉,让事情顺顺当当地做下去,这也是馆长管理水平的一种吧。但她最大的问题是太勤奋,把几个副馆压得紧,而这种压力从上到下地传到每个人,弄得大家压力很大,但同时又没有做出什么东西来,导致的结果是当时离职到其他学校去的人多,有几个馆员去了社区学校。这社区学校是钱多事少每周36小时工作,有很长的寒暑假,另外预算绝对保证,因为读社区大学的是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是最牛逼的,谁也不敢动他们的奶酪。离职的空位后来多达近40个,但都没有补上。所以,留下的压力更大,我自己最后心脏病发作,一年里去了3次急诊,甚至有一次住院。”

5)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与国内同行互动问答

图谋:“作为美国高校图书馆资深馆员,您对专业化馆长有何意见或建议?”麦子:“我一向的观点是馆长的专业化在小馆是必须的,因为没几个人,不可能养一个不做实事的馆长,但到了经费过1000万美元的中大型馆,馆长的图书馆专业化就没这么重要,但有还是好的。问题是太多的人,尤其是以图书馆为职业的人眼界不够高,到了这个位置还是不放手,总觉得自己的做法好,习惯对日常事务指指点点,这就是大忌,到了后来,就像我们的情况:从上到下累死,但人都不想做了,只想躺平,反正什么都是你对,那你就分10个身子自己做吧。图书馆的事情,其实基本都差不多,两种做法,没有什么对错,但做到一个管理的位置一定要放手,让手下觉得这个事是他自己做的,而且得到这个成果。另外,馆长千万不能和手下争功。我自己向来是一切具体的事情如果做成了,都是具体做的人的成绩,而且我会记一笔,在年终的评语中体现,这样能让这个人拿credit能多拿钱。因为反正不是我的钱发工资。另外,任何我部里的成绩其实到后来,都是我的,我何必和手下人争呢?对了,后来我做了主任,原来的主任做了我的手下,但我不计前嫌,后来一直对她不错,她和后来新来的副馆关系更僵。尽管我给她写了不错的评语,而且给她加了级,但到了这个媳妇熬成婆的副馆,居然否定了我的评语,并让这个馆员做PIP,每月向我汇报进展。后来还是我写了很好的报告,让副馆没机会开除她,后来她还是顺利地混到这个副馆离开,退了休。”

图漾:“这话说的不错,不过前提是把专业的事情给副馆长和馆员去做。现状是我们的馆员没有决定权,连买10块钱的东西也要馆长签字,上千万的经费交给不专业的馆长行不行?”麦子:“你说的不错,完全不同的场合。我的这个办法,完全不行。美国其实是等级极其森严,什么级别的pay grade有多少的权力。美国的馆员和管理员之间在工资和日常工作的差别巨大,而且管理员时常提醒这个差别:这事我们需要问馆员。当然,我因为只在一个地方工作,其他小的馆也没去过。”

碧海潮生:“在纷繁复杂的人事中,能像你这样不为所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放在认为该做的值得做的事上,真的不容易,点赞。”麦子:“我工作的时候倒也没觉得,而且这一辈子也没做什么,也不想做什么。如果不追求什么,老老实实地做事,不亏待什么人,其实还是很容易就过了一辈子。其实就是一个饭碗,只要饭碗还在,什么都好说。”

微风清扬:“专业化馆长,什么才叫专业化?”麦子:“比较简单的说法大概是:对图书馆的运作有起码的常识。”图漾:“我经常打交道的一个技术出身的校信息中心主任,现在还是动不动就自己亲自维护网络,一方面的确是业务精熟,另一方面我总感觉不对劲。我想业务干部大多有这种‘技痒’的毛病,也就是麦子老师说的‘眼界不够高,到了这个位置还不放手’。”徽子:“下面人不给力,难道要继续错下去,没什么不对劲的。”图漾:“并不是简单的谁不给力的问题。领导事必躬亲肯定是觉得下边人不给力,可那不就成麦子说的那样了吗退一步说,即使就是下边人不给力,那对劲吗?下边人不给力领导应该通过各种手段让下边人给力起来,而不是自己去干下边人的事。”麦子:“是,如果下面人不做,馆长自己做,其实这个馆长就是不专业,因为你这个位置,雇你来是让其他人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让你做这些人的事。否则,这图书馆会完蛋的。我们馆的馆长赚30万美元加35%左右的福利,管理员大概5万美元,馆员12万美元到15万美元,如果让馆长处理琐碎的事情,成本太高。我以前每次从中国买书来,因为管理员不懂中文,所以我往往就自己拆了而且核对单子,但有次有个副馆来和我说,我这个不合适,因为你的薪水我们不是让你来做这个的,你如果要看这些书,应该让管理员给你准备好,放在架子上让你看,他们可以用ISBN来核对书。”

cpulib2009:“图书馆日常事务算不上压力,就怕非常规任务,大多没有先例,面临精神,身体多方面压力。首先你要想怎么弄,这可能要想很久,弄得过程也面临结果是否达到要求,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有时可能要熬夜赶进度。”麦子:“@cpulib2009 其实,最折磨人的是挫折感。如果是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工作量很大往往也并不会感到累,而是时间很快过去了。但图书馆往往会有自以为是的人,如果做了管理阶层,喜欢让人做很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很费精力的事情,或者朝三暮四,整天改主意,今天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明天看看不行就改。这在很多新来的,对一个系统不熟悉的新官尤其常见,但你知道这些做法以前都试过,肯定会失败,但不得不去做,这种情况,你真会被折腾死。这种人图书馆里很多,如果一直做普通馆员,往往是那些看其他人不满然后很多事的主,但一旦做了官,做下属的就有苦头吃了。所以我说,大家对周围同事好一些,这就是一个工作而已,没有必要为此损害健康。”

弯曲的*:“@麦子  因为新上任者自身认知的原因,导致考虑问题不全面,屡次出错,并且把精力放在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做事前的详细论证很重要,这就需要多方沟通,判断可行性,评估效果。如果只是自上而下的指令,事情还没开始抵触情绪就产生了。改变本身就打破了馆员自在的舒适区,一旦出错,就更加怨声载道了。”徽子:“有没有意义是非常主观的事情,如果觉得领导在瞎指挥,完全可以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但恐怕现实是沉迷于手机与发呆更多一点吧。”麦子:“@徽子 在我这里,如果你不同意领导的做法自己做自认有意义的事,是绝对会丢掉饭碗的,这基本是职场第一大忌。另外,有没有意义,很多是常识,不是主观意识。”徽子:“所以,我巴不得领导喜欢折腾,而不去评判领导安排本身。但如果领导本人比较无为,比如说不安排工作,那也没有关系,自己就能转起来。”麦子:“躺平是可以的,因为躺平是一种中立的做法,但找自认有意义的事情很可能是和领导唱反调。”

www:“@麦子 我也是部主任,非常赞同您前面说的,鼓励部门人员做事,不争他们的利益,同事做得好,我反而会在不同级别的领导面前夸赞他们。即使做得不好,也尽可能去发掘他们的价值,给各种机会。可惜的是,我们是小馆,即使他们很优秀,但环境决定了很多东西。下面三条,是每个到我部门我必然会说的,如果能做得,我就接受:做好自己,不和别人比low,不计较得失,保持好的心态;忙是一种常态,不忙岗位可能不保,付出和报酬可能不成正比;忠实的执行能力胜过能力,阳奉阴违,南辕北辙是工作中的大忌。之前没有有毒的图书馆这个概念其实每个图书馆都会或多或少都会有毒素的。如果不能接受那三条,同事会很不开心,因为我这个部门工作量比较大,大家都很开心地忙着自己的事,如果突然来了新人,不能接受,不仅他自己不开心,也影响他人。单位从来不是你优秀,你做得多就能得到多,如果看不明白这一点,那你在哪个岗位都难受。”麦子:“这类的讨论的确有点难度,因为其实是绑定很多因素的还有参与的人基本行为准则。在我这里,我基本可以保证,他是不会拿一个你不能签的合同让你签的。而且,这些人也不会去通过合同来私下贪污什么的。不过,这类是不是没有,我们学校以前有个管基建的,在验收时要了对方5万,在外面一家快餐店交接,让FBI的人赃俱获,判了5年,之后退休,现在还拿学校2万多的退休金。至于和手下人抢功,我们这里也没有绩效奖,所以简单。但如果有季度业绩奖,我就不知道是不是还会这样。我听说过周围一个私校(私校收入低,包括所有大家知道的牛校)有每年几百的奖励,开始大家轮流,没问题。后来说应该评,结果露出本性,吵死了,后来还是轮流才太平了。@www 组自己的团队很重要,美国很多人一直跳槽,即使图书馆也是这样,除了找好的收入,还有就是只要受委屈,就不干了。我因为知道自己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离职的,我是十分注意经营我自己周围圈子,把对我有利的人放在我周围,可以是的上级也可能是的下级,这样在很多不可以控制的事件中可以调节。美国这点还好,因为图书馆收入低,愿意来的人基本是找不到工作的文科背景的的,总体来说,生性软弱的比较多,但同时的确有问题,如很多人能力差,做事慢,如果都是弄了一帮老好人,主管就太累了。我是平时就注意这个问题,看馆里那个部门里有能干的人,我们部门缺人的时候,我就会和这人私下接触,看看有没有意思。最后,我部里所有骨干都是我选的人,当然布局的时间花了10几年。”

徽子:“@麦子 笑死,轮流。”麦子:“@徽子 好像没什么好笑的,觉得不公平的,可能是那些自己觉得自己做的最多最好而且是最有能力的,我应该拿,而且每年都拿。但我自己的体会是,其实所有人都很努力,只是人各自的能力和具体工作的能力发挥不同,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拿,所以,在制度下没法每人都得一份,轮流是最公平的。对一个组织来说,避免这类矛盾和内耗最重要。如果不轮流不抓阄,另外一个办法是在没有钱给每人平均一份的情况下,干脆一分都不给。差别对待的给小额奖,事情很多不说,其实会打击大量拿不到的人,实际上并不能起到提高人们积极性的作用。我说的例子是一个大约20个人的馆,每年学校给大概2000,他们轮流的时候,大约3、4年轮到一次,没问题,后来开始评,这样就会出现有几个人每年都拿到。”

 

6)G.利丁根(G. Leidingen)查证为Georg Leidinger

图林逸*:“想求教诸位老师一个问题:20世纪20年代G,利丁根将图书馆管理学作为其图书馆学结构的四个部分之一。这句话中图书馆学结构其他三个部分分别是什么?”闽农林*:“原文是来自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57546吗?”图林逸*:“是的。看到这里有些疑惑,百度也没有找到答案,我看到是柯平老师写的这一段。”徐徐清*:“这个确实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再延伸一下,G.利丁根(G. Leidingen)究竟是什么人?应该是国外某位图书馆学者,但网络上也没查到此人的任何身份信息。好像都没听说过此人吧,但又被图内图书馆大佬在文章中引用的人物,觉得很是神秘。上不了谷歌,也许谷歌能查到。麦子能否帮谷歌下,查到这个人的有关信息呢?谢谢!”麦子:“花了10分种,查了谷歌和学校的发现系统,没有找到,看来我还是不行。”徐徐清*:“好尴尬,大百科全书这么权威的词条中提到的人物,居然连国际友人都找不到。”麦子:“Models for Library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Planni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1st Edición de Robert M. Hayes,所以这个人的名字是拼错的。Friedrich Adolf Ebert (July 9, 1791–November 13, 1834) was a German bibliographer and librarian.名字也是拼错的。”徐徐清*:“不怕麻烦的,也可以去查查我刚提到的那篇文章后的参考文献。”麦子:“尽管方便简单,我写文章从来是不会用其他人转的引文,因为如果这人写错了,我必须负全部责任。其实,姓Leidingen的人很少,所以如果有是很容易查的,我查了几个学校的发现系统,任何以这个姓写书的人都没有,但出来一大堆结果,因为荷兰语里,这Leidingen是管子的意思,任何以这个姓写书和文章的人都没有。”biochem:“参考‘参考文献’的做法很普遍,参考文献的问题是最多的。有些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几乎篇篇有问题,我至少看过两篇论文是这样。”木木贝提到G. Leidingen的图书和论文可以找来看看柯平教授有可能是引用黄宗忠老师的观点徐徐清*:“@木木贝 进展了。麦子 这是完全拼错了,连查的必要都没有徐徐清*:“得去问问黄宗忠老前辈了。闽农林*:“@麦子 我遇到过同样类似的问题,一篇文章中提及的参考文献是外文期刊——然而我溯源而去,找不到对应的原始文献@麦子 WOS明确提示查无此文’。”麦子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有个很聪明的人把上面这段里的莱丁格发翻回了外文。木木贝那也奇怪,同是黄宗忠老师,为什么在1985版的《图书馆学导论》说是莱丁格,黄宗忠.图书馆学体系的沿革与重构[J].图书与情报,2003(03):2-9+54.又说成雷丁格尔可能是记忆有误引起的图漾这个案子我来破吧:此人名为Georg Leidinger,是德国历史学家和图书馆员https://www.wikidata.org/wiki/Q1505155此人著述颇丰,leidingen系leidinger之误https://de.wikipedia.org/wiki/Georg_Leidinger,维基条目”正身修*:“图书馆管理学类名词解析——图书馆管理学library management studies https://mp.weixin.qq.com/s/VY7VkYDFx8DqDpccMKdqxQ图林逸*:“总是想着严谨治学,下一年的图书馆实训班讲图书馆管理这一章时,能够尽量给学生扩充图书馆管理的知识”图漾:“下午在听会,没有进一步检索,现在可以查到这一观点确实出自Georg Leidingger,来源于这篇文献: Leidinger, Georg; Was ist Bibliothekswissenschaft? In; Zentralblatt für Bibliothekswesen 45 (1928) p.440-454.你猜这篇文章题目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图书馆学》。今后可以考虑改过来,以免继续以讹传讹。Georg Leidingger的文章《什么是图书馆学?》原文在这里,是德文,借助翻译工具大概可以看懂:https://libreas.eu/ausgabe34/leidinger/

7)高校图书馆保留校友终身入馆权是否可行

天天保留毕业生终身权限!河北一高校图书馆发通知,网友:建议全国实行https://mp.weixin.qq.com/s/d9xKE8XlB--dqCGnI5Vpxw麦子这种馆其实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没仔细从法律和经费上面考虑这些。当然,他们可能是考虑到了,反正这些东西许诺了,没什么实际内容,所以也就根本无所谓。如果是京沪的大馆给这样的许诺给校友,可能最后可以把馆搞破产:如果我是数据库商,我一定要让他们重新计算FTE,这样过几年,现在付100万,4年后就是200万加涨价部分,这实在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徽子@麦子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校友也可以入馆学习,但不外借,也不能免费上网,还是不太方便可以使用馆藏资料,学习空间。麦子@徽子 所以,等于什么都没有。徽子馆藏资料对研究者帮助挺大,他们文史类馆藏很丰富。学习空间也很重要,不过放在上海这个地方稀缺度不高,对于小县城人来说就是学习的宝地。我当年考研,整个县城找不到一个供我安静愉悦复习的地方毕业了的校友凭电子校友卡或身份证可以自由入校,进图书馆要电子校友卡天天@麦子 是的,国内一般非本校学生或校友禁止入内。学生在学校压力很大,大部分时间用来考研考证,等快毕业了都没时间搞研究。工作后如果有时间,倒可以静下心来搞研究了。现在的毕业生进不去高校图书馆,看不到海量的学术著作和期刊。先破冰再推广吧,当前限定开放人群是对的。也侧面鼓励了学生在学校本地扎根发芽、生长,留住人才资源,盘活地方经济活力。微风轻*:“数字资源无权开放廿壹我毕业快二十年了,进过不少大学图书馆,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天天我们这儿高校不能随便进除非业务往来,提沟通打电话。新校区周边都是村庄,一些村民素质有限,比如喝完酒去学校逛,隐患很大。廿壹好像有些公共图书馆提供知网入口再说真的想蹭,找个学弟学妹或者师友的账号不是很容易么天天如果只知只用知网,你的参考文献会有局限性的,还不如读导儿给你推荐的学术著作。我们老师上课说,别一切学术研究来源只知网,已经提前给我们打过针了。图漾@麦子 说实话,这个做法真的难以理解,不是说拍胸脯吹牛就可以的,真开放需要做大量工作。校友待遇中图书馆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我了解的,比如我毕业的学校,以及清华都是这样,没有说图书馆跳出来拍胸脯干的。麦子这其实是缺乏基本管理知识造成的。也就是无知根本不会想到这类事情的复杂性,也就什么都敢做了。我们是开放型的学校,免费的无线是全面覆盖校区,但校外的服务只限于目前的师生,所有毕业生毕业当天就不可电子登录。教授离校退休也只有三个月的宽限期,此后就不可用学校的电子邮箱了。唯一的例外是获得荣休资格,这是需要你达到一定的级别(副教授,服务5年以上,正式退休,校长签字批准),否则就和路人一样了。而荣休资格的就是校长的一封信,唯一的福利就是可以保留电子邮箱。可见,这个邮箱是极其宝贵的东西,因为通过它你可以远程登录学校的系统和云盘,当然也就包括所有数据库。当然,也就是说你还是学校的一员。但如果把远程的登录给校友(这东西极其好用,尤其是在某些外国,你懂的),这样所有的数据库的合同都需要重新拟定,当然每年要大大加钱。图漾看了一下,原话是这么说的:每一位毕业生保留终身进入图书馆的权限,毕业生可随时持任何证明本人身份的材料重返母校图书馆。我超级怀疑这一切都要手工登记,然后进馆,只阅不借。哈尔滨*:“我母校做的比较好,已经把毕业生数据库跟公众号的相关对接了,认证之后给门卫看下直接进就行

1.4圕人堂专题

(1)圕人堂图片 

 

(以上图片由biochem”提供)

(以上图片由“麦子”提供)

2圕人堂专题与群文件共享

2.1 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

 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故障咨询解答的思考

2024-6-20 17:39

近期的工作实践,促使我进一步思考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故障咨询解答问题。 每个学校的校情、馆情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均需要面对数字资源利用故障问题。因为当前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环境下,对数字资源的获取和使用需求越来越旺盛。我自身所在馆是数字资源从采购到使用的“一条 ...

个人分类圕人堂|15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图书馆员作用的简明表达

2024-6-18 22:45

2024年6月15日清晨,浏览到公共数字文化研究视频号分享的第七届未来智慧图书馆发展论坛暨第二十届数智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会专题报告——崔宇红《大语言模型驱动下的科技情报和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我完整观看一遍之后,随手分享至微信朋友圈,附推介语“崔宇红讲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 ...

个人分类圕人堂|4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续)

2024-6-16 10:11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续) 麦子 讲述 图谋 整理 图谋按: 2024年6月15日,《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发布之后,麦子评论:“ ...

个人分类圕人堂|4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

2024-6-15 14:59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 麦子 讲述;图谋 整理 图谋按: 2024年6月15日,圕 ...

个人分类圕人堂|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2.2 群文件共享

本周共分享4个文件。

 

 

3.大事记

1)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麦子老师的讲述,可以视作“真人图书”分享会。分享会结束后,图谋予以整理编发。见: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8307.html 

2)2024年6月21日15:00,群成员达2911人(活跃成员334人,占11.5%),本群容量为3000人。圕人堂微信公众号总用户数8950人。

 

4.延伸阅读

 圕人堂QQ群知识库 http://tuan.pub/ 

www老师研制。内容源自《圕人堂周讯》,涉及图书馆各项业务和热门话题,对业务学习、日常工作、科研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功能特点:1.具备检索功能;2.提供对话模式和原文模式两种浏览方式;3.点击具体某一期《圕人堂周讯》可以下载PDF版全文。

 

圕人堂圕结一切可以圕聚的力量。

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

(本期编辑:李爱玲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9166.html

上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故障咨询解答的思考
下一篇:生命奇迹
收藏 IP: 221.131.187.*| 热度|

3 刘进平 宁利中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