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大学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自由和独立? 精选

已有 7853 次阅读 2010-2-11 09:03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 中国, 自由, 独立

吕乃基

在科学网上读对博文——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的评论,有时候比读文章本身更爽,更有价值。眼下就读到一段对笔者“房地产(续2):2009中国房地产功过谁与评说?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3022”的评论。署名为“坎坷”的游客在评论中这么说:

老师,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不是针对您。”

当然可以,针对我更好。

“这些弱智的政策都是人制定出来的,而这些人都是国内顶尖高校培养出来的,都是由像您一样的教师教出来的。今天抱怨的人群中,也包括像您一样的教师,那我们的教育怎么就教不出‘好东西’呢”?

我即时的回复是:谢谢评论!其中折射出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的教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社会,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揭露进而推动社会。你的评论会引起我及更多人的思考。

过后再想想,其中似乎还更多的含义值得挖掘和思考。

其一,在臧否当前大学的行政化和市场化时,每每都希望大学的自由和独立。然而,什么叫做大学的自由和独立?是远离尘世,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在“与武夷山老师商讨之三——论不可交换价值和后现代”一文中谈到:

首先,政府、公司和大学,他们的运行分得开吗?在大处说,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大子系统的运行分得开吗?经济,以其税收或财政收入,以其提供的物质设施如互联网、高速公路、钢铁、粮食,等等支撑政治和文化子系统的运行。强调独立的大学,其运行需要由公司提供的经济支撑和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从小处说,在政府、公司和大学中,实实在在忙碌着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加上其家庭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判断。知识社会学也好,知识的社会结构也好,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也好,无不表明,所谓三大原则的独立或不可交换只是理想,是近代科学中的理想气体、质点、刚体、自由落体、弹性碰撞,一句话,是后现代各流派所深恶痛绝的“宏大叙事”。

其次,就知识或学术的生产过程而言。其一,学术的源泉来自实际生活,亚当斯密不可能在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揭示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在欧洲,经济活动从教会君权下独立出来也经历了多少年的争斗。其二,研究者本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难以想象,即使朱子来到西欧,他能发现落体定律。在张艺谋拍摄“三枪”之时,其价值已经转向利润,公共知识的生产便受到削弱。其三,研究者所处的学术背景,或如老师所述的营养学。普遍认同的一点是,在强调一律的气氛中,在只有单一成分的“培养液”中,又如何培育大师?正如教授本人所言,在物质生产都已经走出计划之时,精神生产依然计划。其四,学术生产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就拿科学网来说,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在何时何处问世,能否得到推荐,在有限的生命周期中能否被真正想看的人看到,以至心有灵犀一点通,难哀哉。在所有这些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中,时时处处有利润原则和行政原则的干预和考量。

由此可知,大学的自由只是相对而言,实际总是存在距离。但是,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尤其是在不同语境中,这种“相对”或“距离”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总体而言,大学与其语境即社会之间的“距离”不是那么遥远,二者之间大致形成良性互动,乃至在知识、权力和市场之间形成“三螺旋”;而在中国,若要求同等意义上的自由,则大学会与社会甚至有千里之遥,发生如同游客“坎坷”所评论的状况。

在我的另一篇文章“少年强则中国强?”中谈到,为何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高,但进入社会的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却急遽下降。由此还可以联想到中国男足。那些留学巴西的足球队,在少年时如此风光,一旦成年回国便每况愈下。这就是中国人的成年礼吗?早晨89点钟的太阳到了正午怎么就变得昏暗?不是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吗?

只能是当代中国社会与科学素养不相容。再想想朱基数年前给会计的题词:不做假账。青少年在学校所培育的那些科学素养根本经不起社会的歪曲和摧残。不讲科学素养的人反而获得资源。随着劣币驱逐良币,为了在社会中生存,科学素养在成年人中自然急遽下降。

在维特根斯坦所谓“河床”(参见“学术知识生产的路线图:什么样的河床,流淌着什么样的河流?”)的塑造下,人之初性不定的少年,随即变质。在此意义上,自由和独立的大学,就是尚未被塑造的少年,是在扭曲的河床中坚守底线的成人。

然则,这样的大学又怎样与社会互动,特别是良性互动?也就是一开始我对“坎坷”评论的回复:大学的教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社会,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揭露进而推动社会。

答案或许是,中国当下的大学不可能,-- 要求与发达国家的大学在内涵上完全一样的自由和独立。这样的要求和理念,只能是自己徒生烦恼:既得不到社会支撑,也不能为社会所用。正如现在的中小学教育,脱离社会现实,只能是空泛甚至虚伪。记得有一首意大利民歌《妈妈》的歌词有这样的意思:妈妈你教给我如何如何,但生活却全然不是这样。中国现在的大学,不仅要探索和教给学生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知识——非嵌入编码知识,而且要探索和教给学生关于当下中国社会的知识——嵌入编码知识,不论其中有多少不合理之处,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探索并教给学生这两种知识之间的桥梁。为此,更多的去了解社会,了解“河床”,不论心中有几多反感,几多郁闷,几多烦恼。无疑,在大学这样做时,或许其心灵失去自由,其精神不再独立。为了今后的自由和独立而让渡今日之自由独立,这或许正是当代中国大学的悲壮之处。顺便还可以说,如此悲壮的大学,又怎么要求它培养出大师!

笔者正在陆续发表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文章,中国大学,只是这宏大、艰巨、曲折转型中的一环。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294359.html

上一篇: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四)——渐进式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和条件
下一篇:外生之路六1:汤因比的“否”定理,面临挑战的民族必然兴旺?
收藏 IP: .*| 热度|

18 李侠 武夷山 李小文 马雷 胡业生 陈国文 刘凡丰 刘继顺 苗元华 李学宽 鲍海飞 曹世雄 柏舟 侯振宇 zhj71626 mqh hangzhou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