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金融危机十周年祭——产业哲学视野下的华尔街金融危机

已有 5453 次阅读 2009-1-31 11:07 |个人分类:经济|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金融危机, 金融产业链

金融危机十周年祭——产业哲学视野下的华尔街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过去已近十年。人们往往“好了疮疤忘了痛”。时时触动“疮疤”,以警示“今人”(无论是否亲历),虽疼,却有其价值。

金融产业链

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隐约可见一条现代金融产业链,主要形式是延伸与辐射,前者在于长度,环节越来越多;后者在于涉及面越来越广,彼此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如果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将会很快牵连整个金融体系。

泡沫沿金融产业链膨胀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具有高收益性,同时,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连续13次降低联邦储备金利率,在低至1%的位置上持续了整整一年。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积极开展此项业务。然而,该项业务又具高风险性和低流动性。

为分散风险,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将资产证券化出售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购买后设计出风险和收益不同档次的新债券,评级机构竟然冠为AAA级债券,获得了全球对冲基金和各大金融机构的青睐。众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对冲基金、部分国外央行则为证券提供担保、保险或者直接购买的形式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了现代金融产业链。

在这条金融产业链中,泡沫经过了多次放大过程:先是评级机构调高级别,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可以将证券化的资产以高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卖给投资银行。然后是使用高杠杆率和反复抵押融资使得泡沫放得更大。期间也加入了另外一些“信用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担保和保险。

这条金融产业链的构建过程是传统金融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的结果,其中资产证券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金融产业链包括以金融机构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市场和以企业市场信用为基础的直接融资市场。两个市场并行发展,相互竞争,共同分割融资市场。

现代金融产业链的构建是使两个市场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二者的矛盾,这也是金融创新的魅力所在,使得本是竞争对手的双方转变为如果相互合作可以达到共赢的主体。但是这种日益复杂的关系也为主体的决策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双方不再是简单的敌或友关系,而是更为微妙和复杂的时敌时友,时而合作,时而竞争,时而各自为政的主体。这种关系也为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预设了通道。

如果不发生次贷危机,在理想状态下,设想这条金融产业链还能衍生到多长多大是饶有兴味的。

危机沿金融产业链蔓延

泡沫随着金融产业链的扩张而膨胀,潜藏的危机也随之辐射、倍增。金融危机的蔓延,又使得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导致更多的次级债无法履约,更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灾难。从而危机在产业链中恶性循环和放大,就像回旋加速器,每一次循环都加剧了危机的摧毁力。

危机的发生形式主要是釜底抽薪,自上游推向下游;也可以从中间环节爆发,往两边辐射。不论在何处发生,危机的传递都显示出蝴蝶效应。金融产业链的构建过程与一朝坍塌在三个方面形成对照。其一,构建用时数年或更长,而坍塌却毁于一旦。其二,金融产业链构建起来看似盘根错节,各种风险对冲工具的交错使用,保险机构的保险,看似万无一失,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其三,构建时候顺向,而溃堤时,危机不一定在源头,危机可能发生于产业链中任何一环。

全球化下的金融产业链

美国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大国,美元是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支柱,于是美国的危机给全球带来灾难。

世界最富裕的国家美国没有财富的积累和现金流,而“穷国”却储蓄了大量的财富。但由于其国内投资环境和投资工具的局限性,这些富余的资金在国内找不到出路,只能流进美国。同时,美国还利用金融全球化,向国外央行、财富主权基金等机构借款。这两方面的资金构成了美国的债务,并且越来越大。于是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大量发放货币,以减轻其债务负担,从而导致美元泛滥,将房地产吹成了泡沫。

当利率上升,房地产泡沫破灭之时,美国国债价格走低,拥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外国央行和财富主权基金就大幅度缩水,从而美国顺利将其国内危机通过美元转移到其他国家。“烫手的山芋”最终落在谁的手里都将损失惨重。外向程度高,缺少有力实体经济支撑的国家就濒于破产,比如冰岛、乌克兰等。开放程度较低,又有比较强大实体经济支撑的国家,影响可能较小;但作为债主被套牢,也陷入两难境地,要么等待或者帮助美国经济恢复以“解套”,要么忍痛割肉,低价抛售债券。

全球化将金融危机全球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212293.html

上一篇:职业教育:高考改革的契机
下一篇:金融产业链传递了什么—钱塘江之二
收藏 IP: 49.77.174.*| 热度|

1 mq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