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金融产业链传递了什么—钱塘江之二

已有 4619 次阅读 2009-2-1 10:06 |个人分类:经济|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金融, 金融创新, 产业链, 信息不对称, 监管缺失

金融产业链传递了什么?

产业链的存在就是传递/转换某些重要的要素。对金融产业链来说,除价格之外,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流动性、信息、监管、利益和风险。

流动性。资产证券化的直接目的就是将低流动性的不动产抵押贷款转变为具有高流动性的短期资本或货币工具,从而可以在市场上随时兑现收回资金。这样就使得原本几十年的资金周转周期经证券化后变成具有高流动性的债券和凭证。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也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和资本收益率。然而风险和收益总是相伴相生,因此流动性的过度增强,也伴随着风险的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信用评级机构的预警能力的滞后性,投资者不能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因遭受风险而直接造成损失, 监管部门也因为对评级信息的依赖而滞后推出监管政策。高流动性vs滞后效应。

信息不对称。在次级信贷市场, 由于借款人不能提供完备的信用证明文件, 因而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在现代金融产业链的扩张过程中,借款人和贷款人信息随着证券化结构产品的构造逐渐丢失, 投资者面临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显著。同时信用增级、流动性增级机构和保险担保公司的引入, 又提高了信息的复杂度。首先,评级机构向被评级机构提供服务,双方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在庞大的“咨询费”面前,评级机构往往丧失其公正性:高估价值,低估风险。再加上评级过程的非透明性, 投资者不能有效地辨别评级的公正程度,只能选择相信。

监管缺失。信息不完全方搜索信息的成本大,市场失灵时尤其显著。解决市场失灵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有关监管部门发挥其监管作用,但是,首先这些衍生产品都经过好几次包装,产品的复杂性使得监管越来越难;第二,互联网上的交易一般无据可查,无法监管;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中,买卖双方直接洽谈,在统计上加剧了监管难度。第三,以“小”监“大,10万年薪的监管人员去监管100万年薪的精英,确实存在技术难度;第四,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被监管者比监管者拥有更多的信息,从而使得监管成本巨大,在监管收益小于或者等于监管成本时,监管者将没有足够的激励进行监管。

利益与风险及其传递。金融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期待、依赖下一个环节的增殖,而下一个又必须“放”得更大。在利益的驱动下,各个环节的主体都在泡沫里进行非理性的投资:当可以预期到会有其他投资者花更高的价格购买该金融产品时,投资者们都不关心该产品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敢于在价格虚高的时候冒巨大的风险去投资,于是泡沫越吹越大,风险也累积得越来越大。

金融创新必须社会化。次贷之后的金融产业链是一连串金融创新的结果。然而金融创新有待社会化。一种技术创新的社会化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基础理论的提出与完善,接着是相应的应用理论框架的建立与完善,然后是应用标准和基于这些标准的各种协议的开发,最后才是符合协议的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

美国金融创新异常活跃,新的金融产品在华尔街得到快速生产、复制、发展和广泛流传,但监管——实际上是金融创新社会化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跟上。当新的金融衍生品被引入金融产业链,必须使与之相关的金融监管、定价和评级等相关环节一同发生转化,否则该项创新就不会获得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金融衍生品与其左邻右舍是否兼容?是否拥有一个或若干标准?以为引入金融衍生品,金融创新产业化就完成了,从而终止金融创新过程(相关监管、定价和评级的开发),这将使金融创新半途而废,甚至为危机埋下隐患。因此,金融监管应包涵在金融创新以内,而不能被排除在外。

有待社会化的还有互联网。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交易商的反应更加迅速和果断。交易成本更低,交易速度更快捷,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交易变成了一种赌注很大却简单易行的电子游戏。然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减少或者消除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既来自下家的轻信,也源于上家在缺乏监管情况下诚信的缺失。有人称之为“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次灾难”[i]

 



[i]王飞 杨琳,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次灾难,新闻周刊20081027 14:5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212393.html

上一篇:金融危机十周年祭——产业哲学视野下的华尔街金融危机
下一篇:金融危机背后的人性—钱塘江之三
收藏 IP: .*| 热度|

1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