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逆全球化(上)之一

已有 4273 次阅读 2018-7-25 18:12 |个人分类:交叉|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逆全球化

 吕乃基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从东非在地理上走向全球之后,随即也就发生了彼此间经由商贸、通婚、文化,以及战争等途径的相互交往。期间曾掀起数度高潮,如地理大发现,以及上世纪8、90年代相交时,占世界贸易约1/3的原社会主义阵营在某种意义上转向市场经济;后者曾被认为标志“历史的终结”。

然后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以为,金融危机由金融引发,限于金融领域。然而事态的发展表明,金融危机只是更大事件,也就是“逆全球化”的导火索。学术界从不同层面讨论逆全球化。笔者拟从“熵”和“民族”两个视角考察逆全球化。

全球化可以理解为在某种规则约束下,生产力要素的价格在全球“摊平”也就是熵增的过程;那么,逆全球化就是以种种方式对熵增的“拒绝”。

在全球化中,各民族国家或多或少对内对外让渡部分主权,这一点可以认为与国家消亡的趋势相一致,与“历史终结”同步。逆全球化则反其道而用之,重燃民族主义的火炬,强化国家主权,激化各民族国家之间以国家而不是公司为主体的相互冲突。

本文分上下两部分,“上”的视角是“熵”,“下”探讨民族国家。

一、贸易战与熵

金融危机爆发已十年,至今,人们依然生活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中,危机甚至有增无减,贸易战就是明证。回顾金融危机的前前后后或许可以提供对当下的某种启示。

熵,是热力学的重要概念,在普里戈津看来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全球化则是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浪潮。将这两方面联系起来看,就可以发现,全球化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知本”等在世界范围走向均衡。胎死腹中的TPP、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以及中美贸易战所显示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都是在以不同方式抵御席卷全球的熵增。

1.全球化与“熵增”

现在所说的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包括市场全球化、要素全球化和生产经营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全球化就是生产力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新配置。这些因素间的博弈关系致使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流动和聚散。

从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博弈关系来看,在资本主义刚刚兴起之时,由于资本匮乏,人力资本因圈地运动、殖民地人力流入和贩卖奴隶等原因大大过剩,于是资本价格昂贵,人力资本低廉,陷于“绝对贫困”。英国后来的情况有所改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工业革命促进财富积累,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大增,价格自然下降,而人力资本价格上升。随着资本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逼得资本输出,到资本匮乏而人力资本充裕之处寻找更好的获利机会。于是,发达国家业已完成的工业革命,经由自由贸易和自由的资本流动推广到全球。

以此观点还容易理解,为什么当代反对全球化的最强烈的呼声不是来自发展中国家,而是来自发达国家,来自发达国家内部的劳动者。随着发达国家资本的外流,资本变得相对匮乏而价格上升,人力资本价格下降,于是相对贫困化。发达国家内部的劳动者因而成为反对全球化的主力。在相当程度上,正是在这样的反对声中,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黑天鹅就是在由高到低的被摊平处起飞。

资本与自然资源的博弈关系也可以上述思路分析。

由上可知,全球化实际上是随着资本的扩张,各国的优势资源禀赋——包括资本、自然和环境资源、知识(见下文)和人力资本配置,在全球产业链的功能耦合中趋同和均衡化;是随着市场的扩张,让所有的消费者面对所有的商品,亦即消费者和商品的趋同和均衡化。在资源和商品流动之时,交通和通讯技术,以及相应的管理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要素在全球的摊平,就是熵增。

摊平,包括英国劳动者的待遇与东欧摊平,欧洲人与中东北非的难民摊平;美国的白人劳动者的待遇与移民乃至非法移民摊平,与中国的农民工摊平。按秦晖教授的说法,叫做:低人权摊平高人权。

为了保障这些资源和商品流动的通畅和平权,还设置了相应的机构和制度。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在维护国际协调机制、国际秩序、国际规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持续的作用[i],其集中体现就是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世界范围的体现。这一规律就是不断在空间上扩大经济活动交换的范围,而且以一种共同的机制即市场经济机制来确定这种联系”[ii]

这样,WTO便与其他相关的世界经济组织一起,尽力排除来自任何成员国的障碍,共同促使生产要素按共同的规则在全球范围重组。WTO推进趋同和均衡化,促使全球熵增。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际组织和规则都是二战以后美国主导建立的。

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知识的流动与共享显然是熵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知识的流动性更强,因而一旦共享后的增值更快。然而同时必然也发生信息的均衡分布即熵增,这就是知识资源的耗尽。当某项技术及使用该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扩散至占有它们所相应的所有市场空间时,便意味着该项技术及相关的知识所含有的特定价值已耗尽。加之在网上,知识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大大加快,导致知识有效性衰减率增强,知识自身的价值迅速衰减。最终是依赖知识投入的经济增长趋于停滞。

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中国以其巨大的体量,一方面吸纳从发达国家流出的巨量资本,促使资本价格摊平;另一方面以庞大的就业队伍生产廉价商品,让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格下降,降低社会福利、延长退休年龄和工作时间,裁员降薪,促使劳动力价格摊平。说的极端点,你不让中国人到你那儿打工,就请你们的工人享受中国的农民工待遇。与此同时发生的还有争论不休的知识产权。

摊平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谓“地球是平的”。虽然并非绝对的平,但摊平的趋势就是这样。

然而,与自然界的熵增一样,单纯熵增的结果是要素流动趋缓、停止。这是在抽象的哲学层面的结论。问题还在于现实世界中直截了当的利益:

原先人均GDP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处于相对高位的发达国家,在熵增中被向下摊平,而原先处于低位的发展中国家则向上实现了“赶超”,按特朗普的话来说,就是在全球化中“占了便宜”。

特朗普没有看到的是,在全球化的摊平中,美国(发达国家)的国民也享用了廉价商品,在输出高排放产业之时,换来了蓝天白云。凭借金融创新和美元强势,金融精英不论输赢包赚不赔,凭借微笑曲线,科技精英同样赚得盆满钵满;而发展中国家在接受高排放产业甚至洋垃圾之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和“开胸验肺”的代价。

想起马克思的名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古人早就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看来,范仲淹只是孤身一人,作为阶级就更难了。



[i] https://mp.weixin.qq.com/s/oZLpYyC2oxSOjDHjsRQhIg

[ii]张幼文: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世界经济研究》,1997.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125891.html

上一篇:亚当斯密:经济学的“初心”
下一篇:逆全球化(上)之二
收藏 IP: 49.74.76.*| 热度|

7 范振英 吕洪波 苏德辰 武夷山 谢力 陈楷翰 伍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