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有言,“知止所以不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出自老子少欲知足的思想,意思是做人做事知道满足,懂得节制,才能长久。其中包含保护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思。
自然界有这方面的例子。“百兽之王”狮子,在一次捕猎成功之后,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即使猎物就在身旁,它们也不会发起袭击。因为狮子本能地知道,如果贪得无厌,为了满足欲望而肆意捕杀,那么猎物的减少就会危及自己的生存。
一般认为黑猩猩是草食动物,但有时候它们会袭击羚羊等哺乳动物。因为动物蛋白味道好,营养高,所以一旦捕获猎物整个族群就会兴高采烈地一起享用。既然如此,黑猩猩经常捕猎动物不是很好吗?但是黑猩猩不这么做,它们捕猎的频率虽然不固定,但仅仅是“偶尔”而已。据说,它们捕猎只是为了补充生存必需的那部分营养。因此,它们不会过度捕食,不会贪得无厌。
这两个故事来自日本稻盛和夫的文章,稻盛和夫并非动物行为学家,如何知道狮子和黑猩猩的行为?其实,现今科技发展,动物行为的解读已非难事,而且成果也很多。
自然界有相反的例子,存在因贪得无厌而灭绝的生物。
新西兰南岛曾经生活着一种鸟,叫哈斯特鹰。它是当时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高”的掠食者,完全是“天下无敌”。最大的哈斯特鹰重达18公斤,翼展长度达3米,站立起来高达1.4米。它能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捕获猎物,可以捕食重达400公斤的恐鸟。由于没有天敌,食物丰富,哈斯特鹰任意进食,自己的身体因而疯长。身体越大,力量更大,捕食也越多,进食更多。如此循环,他们的体重从最初的不超过1公斤的小鹰,慢慢达到原来的15倍,进食量和捕食量自然疯狂增长。据新西兰《生物公共图书馆杂志》介绍,在公元1500年左右,哈斯特鹰灭绝了。灭绝的原因是缺乏猎物,吃不饱最后饿死的。
无独有偶。在距今3.6亿年到4.15亿年地质时代的泥盆纪,海洋中生存着一种巨大的鱼类,叫邓氏鱼。长约8到10米,个体重量可达4吨,人类已知盾皮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强有力的体格和包裹着甲板的头部,被视为当时最大的海洋掠食者,主要食物是硬壳保护的鱼类及无脊椎动物。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有颚脊椎动物之一,它的存在比恐龙诞生还要早1.75亿年。英国皇家学会《生物通讯》文章说,邓氏鱼长约10米,重4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牙齿,代之以两长条嶙峋的刃片,刃片顶端极薄,它具有惊人咬合力的巨型食肉厚皮鱼,咬合力达每平方厘米5600公斤,人类仅为约77公斤。邓氏鱼的吸力巨大,能在1/50 秒时间内张开大嘴,用强大的吸力将猎物吸入胃内。邓氏鱼是志留纪和泥盆纪海洋中的绝对霸主,顶极掠食者。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认为,今日的称霸海洋的鲨鱼在邓氏鱼强大的咬合力前不堪一击,邓氏鱼灭绝之后,鲨鱼才开始进化。邓氏鱼长期经受着消化不良的困扰,古生物学家在发现的邓氏鱼化石周围,经常能发现一些被回吐的、半消化的鱼的残骸。科学家研究发现,强大的咬合力和吸力,让邓氏鱼吃起鱼来讲究不多,由于捕食能力无敌而巨大,这种生物的体形越来越大,这种巨无霸的体形最终因食物短缺和消化不良导致了它的灭绝。
动物界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证实了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思想。反观人类,难道没有哈斯特鹰和邓氏鱼的危险吗?2018年PNAS期刊上一篇文章,通过对全球生物圈总量进行研究发现,全球76亿人口,人类生物量占地球生物总量的0.01%,但从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已经毁灭了83%的野生动物和一般的植物。人类工业化丰富的食物供应,无节制地饮食,让很多人罹患“富贵病”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的强大负效应,让生态系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或灾难,为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清醒:“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021.01.2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