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卑鄙者依靠卑鄙,在世界上通行无阻,活的很“成功”,很“光鲜”。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高尚的人无法在社会上生存, 死去了。能留下“高尚”墓志铭 的还是少数。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在那充耳的宣传中,在天空电波里。无数死去的人被颠倒黑白,被随意污蔑。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旧社会被粉碎了,为什么社会没有变化,为什么仍然到处是虚伪和卑鄙,旧作派横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明明已经有了新方向,有了新目标,为什么还是走老路,明明是没有希望的老路,人们为什么还走,还是不改变。
(我们已经是新社会了,为什么作派还是旧社会)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感觉不公平,来到这个世界上痛斥那些卑鄙的行为。在最终审判(死亡)到来之前,揭露这些人。(作者不是审判,只是发出声音,只是揭露,没有行动)。因此,在这里强调了“宣读”。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作者在对“这个世界”发出不满,发起挑战。就算“这个世界”打败了1000名的挑战者,作者就作为第1001名挑战者冲上去。(这表现了作者的牺牲精神)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作者不相信看到的,听到的。感受与现实冲突,仍然相信自己的感受、相信世界是公平、公正的。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势(表现出作者的英雄主义气势)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假如命运不可改变,只有重新选择(比如移民,改变信仰,改天换地等)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表达作者的希望或者说幻想——希望依靠古老民族的传统,流传下来的文化来改变这一切。作者看到“在那些自由的地方,人们正在努力”。
以下转载
文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不少作家和诗人都以“文革”为创作题材,或表现那个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创伤,或表现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诗人北岛的《回答》虽然也是一首以文革为主题的诗歌,但并没有落入文革题材作品伤怀或批判的窠臼,而是运用了朦胧诗的典型笔法来表现对十年浩劫的独特感受。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回答”,更多的像是一篇宣言——一个和时代决裂的宣言,同时也是一种梦想的预示。
诗歌一开始就写得很尖锐,甚至有点叛经离道,它把一个时代的某些特征赤裸裸的解剖出来示众。诗人以一种冷然而坚硬的语气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句诗最明了不过,在某个特定的政治环境里,卑鄙是的人拥有身份的的认可,而这正好是高尚者的丧歌。接着,诗人用象征的笔法描绘了当时冷漠、混乱的社会。继而再从客观的描述转为以主观的“我”为抒情的主体,对那个无序、混乱的社会提出否定和质疑,敢于做第一千零一位挑战者。在诗歌的最后,诗人则表现出了难得的理性和坚定,他对未来的转机充满了希望。
在写作手法上,《回答》最具特色的当属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通过不同意象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含蓄又恰到好处的突出了诗歌的主题。诗歌开头“冰川”、“好望角”、“死海”等意象,并不指真正意义上的地域,而是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无序。在诗人眼中,所谓“冰川纪”,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旧时代。旧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社会仍然还是那么寒冷;“好望角”这个地理名词被诗人巧妙地揉合在朴实的想象中,可当成“美好的希望”,人们所盼望的新生活到来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新生活的果实,那些“卑鄙者”仍在“死海”里“千帆相竞”。无论是卑鄙者,还是高尚者,他们赖以生存的空间,都已变成毁灭生命的“死海”。诗歌的结尾,诗人又运用了一连串的复合意象,表现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将诗歌升华到具有历史性的哲理的高度。“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中国特有的象征性的符号,是神州大地的代称,是诗人“重新选择生存”的祖国。“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也意味着未来人类的焦点和希望之所在!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转机充满了信心。
整首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全诗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经历了“审视——怀疑——否定——挑战”等一系列的转变过程,让诗歌更具有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此外,诗歌的语言也颇具特色,诗人灵活运用了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等不同的句式,同时还运用了对偶、排比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四句“我不相信”,强健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作为“挑战者”的怀疑与抗争,语言简洁、明白晓畅,显示出了一种冷峻而刚强的美,这在朦胧诗中是不多见的。
《回答》给了我们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逆境有时候可以成为一种优势,它可以让我们发挥蓄积已久的潜力。所以,与其抱怨环境的不公,不如满怀希望地畅想未来,让自己发光。“有希望就会有未来”,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回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