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用体系思维读文章——从《素书》说起?

已有 1972 次阅读 2023-9-23 20:12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书表面简单,实际上还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多进行直接阅读,吸取其中的信息。后来慢慢感受到,要想把书读好,就必须思考。

不妨从千古奇书《素书》说起,看看这些奇书讲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教益?

在《素书》的第五章道义篇,有下面一段话:

对手下的大将罚之过当,一定会有危险。怠慢应受尊重的人,一定会招致不幸。表面上关系密切,实际上心怀异志的,一定会陷于孤独。亲近谗慝(chán tè),远离忠良,一定会灭亡。亲近女色,疏远贤人,必是昏瞆目盲。

看了这一段,相信会一种废话的感觉。对手下的大将罚之过当,一定会有危险。怠慢应受尊重的人,一定会招致不幸”,这谁都明白吧,为什么这本书还称为奇书?

我们必须要进一步考虑。这句话,实际上有两个理解。第一个,作为君主做事不要随意,不要随自己感觉做事,不要把赏罚当成玩笑。第二个,这句话只是一个方向,告诉了君主做事情要关注的方向。赏罚要注意的事项,对人要注意的事项。

这一段并没有告诉我们更深层次的内容。作为君主,除了知道谨慎以外,还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怎么判断“罚之过当”,怎么判断“怠慢应受尊重的人”,怎么判断“谗慝、忠良、贤人”?君主也不是神仙,往往会失去判断力。如何让君主判断力回归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识别“应受尊重的人”,识别出“谗慝、忠良、贤人”。这一段并没有讲如何判断。具体尺度把控,则是更一步的内容。

念及别人旧恶,忘记其所立新功的,一定遭来大凶。任用邪恶之徒,一定会有危险。勉强用人,一定留不住人。用人无法摆脱人情纠结,政事必越理越乱。失去自己的优势,力量必然削弱。处理问题、制定决策时向不仁之人问计,必有危险。秘密的计划泄露出去,一定会失败。横征暴敛、薄施寡恩,一定会衰落。

这一段与上一段类似,怎么判断“邪恶之徒”,“自己的优势”,“不仁之人”,“横征暴敛”?有一些君主,虽然想着做一个好人,实际上缺乏识别能力,把“邪恶之徒”,“不仁之人”当成“贤人和忠良”。

到了现在,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古代帝王会存在两面性。一面是通过一些“小手段”来识别“贤臣和良将”。另一面,就是尊重贤臣和良将。

因此,做事的第一步是识别出真正的“贤人和忠良”。虽然大多数圣人的书里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识别,但也有一些圣人书中讲过一些案例。素书并没有进一步深入说明如何识别。只是讲述一种做事方法,就是分类方法。至少告诉了我们首先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做事。这一段同样告诉了做事情要关注的方向——把人要进行分类,对自己的行为要进行分类。

看到以上的论述,想必也容易理解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秀才、举人和进士考试这么难。圣人书籍虽然少,但是十分精炼,不仅仅要明白书籍表面的内容,还有明白书籍所包含的知识体系。古代治理国家,圣贤仅仅提供了方向。而在具体执行中,又涉及很多复杂情况。

君主要赏赐有功的人,可是一些有功的人会抢占别人的功劳,有一些有功之人可能是造假。那么在使用圣人的言论时,就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而其中最核心内容还是“人”。

圣人的千言万语就是一句话:找到合适的人。这个人必须是有才能的人,必须是贤人,必须有仁德,必须有才情。而如何判断?就要防止自己被蒙蔽,就要远离小人,远离奸佞。可如何远离小人,远离奸佞?就要找到“贤人和忠良”。如何找到“贤人和忠良”,就要远离小人,远离奸佞。最后,进入一个死循环。因此,我们会发现古代王朝会一直堕落。就算出现了想励精图治的君主,也改变不了太多。因为君主周围的人已经把君主包围了,君主听到、见到的、感受到的,听君主命令的,给君主提意见的,全部都成为一类人。

《素书》虽然有禁止和鼓励,实际上不应该看成一本教程,最好还是当成一篇说明文。我们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在《素书》中介绍说,房屋梁柱软弱,屋子会倒塌;才力不足的人掌政,国家会倾覆。脚下受寒,心肺受损;人心怀恨,国家受伤。大山将要崩塌,土质会先毁坏;国家将要衰亡,人民先受损害。树根干枯,枝条就会腐朽;人民困窘,国家将受伤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理解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世界的知识本身是一个体系。每一本书仅仅是这个体系的某个部位。在读书的时候,不妨在心中建立这套体系。年龄越大的人越喜欢道德经、易经,就是因为道德经、易经抽象层次高。在知识体系上是属于最高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403608.html

上一篇:知识进阶历程
下一篇:普通人完全可以超越哲学家
收藏 IP: 219.143.177.*| 热度|

4 尤明庆 农绍庄 孙颉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