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马克思经济学中最接近真相的部分

已有 1813 次阅读 2020-9-6 21:23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本人没看过马克思原版文献,只是看了一些二手的资料,可能观点不完全正确,特此说明。

     最近回忆了一下马克思经济学的概述,突然感受到“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这是最伟大的地方。以“人”为中心, 马克思创造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对经济运行的动力过程进行了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为什么重要?因为经济社会的一切将围绕人来进行。由人进行生产,由人来消费。没有人,也就没有社会。“人”是社会的核心。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土地、资本也创造价值,把土地和资本与劳动者并列。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土地、资本"是有主之物,无主的“土地”和“资本”不存在价值。

       当物质生产出来,如何分配?肯定还是在“人”之间进行分配。分配过程属于博弈过程。有的人出知识技术,有的人出资本,有的人出体力,通过规则获取相应的比例。无主的资本、土地是不可能参与到分配过程的。

        忽略劳动价值,把人当作机器,会产生逻辑矛盾。马克思发现了其中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与消费缩小的矛盾。在市场消费方面,“人”是消费者,而在生产者一方,“人”又被看作机器。人如果是机器,就不可能是消费者;人如果是消费者,就不可能是机器。资本家需要把产品或服务出售给消费者,货币从消费者手中赚到资本家手中。所有的前提是消费者有货币,即有消费能力。在奴隶社会,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就不可能成为消费者。奴隶的所有额外产出被奴隶主所拥有,不可能有多余货币用于消费。

       借助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世纪欧美等国政府做了灵活变动,吸取了马克思的一些理念,给予工人更多的权利,增长工资、减少劳动时间等等,缓解了经济危机。目前国内常说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其实对于任何市场国家,拉动经济都靠这三架马车。因大多国家都希望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所以出口容易引发国际麻烦,也不是长久之策。消费和投资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要把消费和投资做大,就要考虑劳动者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消费,即在分配时多向劳动者分配一些。最近提到经济内循环,一些专家也提出让劳动者有更多的消费能力,就是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

       马克思描述了经济运行的动力过程,任何一个系统如果能正常运行,就必须考虑动力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动力系统。绝大多数的经济学书籍基本上把这部分忽略了。这些书籍的做法类似于描述一台汽车不说发动机,描述一台空调不介绍压缩机。

       经济现象涉及的因素非常多,非常复杂,只能先做一些假设。不妨假设两种情况。

       情况一、工人生产出资本家的消费和投资,余下的都是自己的。完全类似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交完国家、留足集体,剩下全归自己。那么工人尽可能生产,余下全归自己消费,自然活力最足。

       情况二、资本家尽可能压榨工人,只为工人留下生存的消费品,其余全部都被资本家占有。

       在情况一和情况二,资本家最后所获得是一样的,显然情况一即照顾了资本家的需要,也照顾了工人的需要。如果将来技术进步,对于情况一,因生产效率提升,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工人也获得更多;对于情况二,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因效率提升,反而导致更多的工人失业。

      由于大量人员失业和贫富差距,第二种情况带来了社会动荡。因技术进步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情况二,工人子弟得不到更好的教育,不利于技术进步。而情况一,正好相反。

       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最好走情况一的道路。然而情况二是一条容易的道路。特别在技术水平差时,情况一与情况二也许很类似。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尽可能压榨工人,很自然走上第二条道路。

       对于韩国和日本,是不是走了情况一的道路。不太了解也不敢说。不过他们走的道路很奇妙。既有情况二的成分,也有情况一的成分。现代工会代表工人与资本家进行协商,也有助于增加工人收入,向第一种情况转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249519.html

上一篇:市场经济局限与现实的联系
下一篇:从斐波那契数列通项公式想到不可计算性
收藏 IP: 123.114.4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