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乘坐“小巴”未花钱----日记摘抄(422)
武夷山
1993年11月20日
昨天下大雪。早晨上班时,我挤不上任何一趟公共汽车,也挤不上小巴。此时开过来一辆我认为的“小巴”,它在东单和西单停两站。没有什么乘客蜂拥而上,我就冲进去了。在西单停车时,我下了车,准备付钱给那位像售票员的小伙子。但我找不到那位小伙子,车就开走了,我捏着钱愣在那里。另一位下车的年轻女乘客告诉我,这不是小巴,是单位班车,司机在空车返回时会捎几个乘客,挣点外快,那时才会收费。现在这趟并不是返程。
11月22日
我编辑了XX和XXX准备的两期“中国科技简讯”(英文版),发现几处大错,尽管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女士已经编辑过一遍。看来,这种事我是脱不开身了,对此我很讨厌。
11月25日
开始起草论文统计发布会的发布稿。发现他们把391篇第一作者为外国人的论文混入了中国论文数据,是技术错误导致的。
12月4日
上午做文献计量学的历史与现状报告,情报研究部以外的听众有3位:XXX、XX和XXX(他现在也算是情报研究部的人)。
昨晚我翻译了Scientometrics杂志上的Ecclesastes Effects一文,寄给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的XXX。
12月10日
也许是由于粗心,XX订购了McHill的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光盘版,价格超过4000元,本部门的年度资料费总共才1万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