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我们求记者报道的年代----日记摘抄(399)
武夷山
1991年11月27日
刚参加了在友谊宾馆举办、为期两天的“基础学科评价与资助政策国际研讨会”。参会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X大学的XXX老师,其论文是科学定律的分形结构,引起了与会德国代表Grausmann的极大兴趣。
12月3日
老X让我填一个表格,大概的意思是使我取得做基金委评审专家的资格。其实我在填此表之前,已经在发挥评审专家的作用了。
联合国工发组织赞助的TECHMART’91(技术市场)正在本所展厅举办,XX和XXX都去做口译了,我也去了,为她俩“护驾”。
12月12日
......今天的英语课上,多数学生都按照我的要求编了故事(其中必须用上我指定的一些词组)。我对他们的完成质量感到吃惊,很是满意。
12月17日
今天开了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我们的工作人员邮寄出请柬后,没有电话跟进,结果有些媒体没有派记者来。会后,我们分别派人将新闻发布稿和50元劳务费给送到未派人出席发布会的新闻单位去。XXX负责送往《人民日报(海外版)》,XX负责送往《中国日报》,我负责送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2月21日
为准备迎接研究生们到家里参加茶会,我昨天搞卫生,洗了窗帘、两个沙发罩、铺在沙发椅背上的两个大手绢和所有的毛巾。
XXX今天告诉我一个新民谣:
升了溜须拍马的,信了弄虚作假的,
发了投机倒把的,苦了奉公守法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