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博文中的一句话被“歪曲”成为译著的推介语

已有 6123 次阅读 2015-6-23 22:14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博文中的一句话被“歪曲”成为译著推介语

武夷山

 

2009年11月29日,我写了以下博文:

 

“掌控”意味着什么?

 

George Leonard是个畅销书作家,他既懂禅宗,又是合气道(一种日本武术)的大师。他在Mastery:The Keys to Success and Long-Term Fulfillment(掌控:走向成功与长程充实的关键)一书(Penguin Books, New York,NY,1991)中阐发了这样的观点:要想解释大脑的发育,单单诉诸人类的工具制造是不够的,还应诉诸人类创造出复杂的、互作用程度合适的(well-knit)社会群体的能力。因此说,人类是与人类组织共同进化的。

Fred Phillips (美国俄勒冈科技研究生院科技管理系系主任,教授)和David Drake(美国菲尔丁研究所人类与组织发展专业博士生)对George Leonard的这一观点很欣赏,他俩进一步提出两个简单的公式:

选择+变异=持续性改进

选择+重组=创新

(出处:Fred Phillips and David Drake Special Issue: Navigating Complexity,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0,64 (1):1-6

博主:直到今天,我国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涉及的组织层面、制度层面的研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之一是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开,分别设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而要研究透彻上述组织层面、制度层面的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所覆盖的资助范围显然是不足以应付的。这方面的研究选题,很容易进入“两不管”的区域,即谁也不肯资助。

当然,George Leonard的这本书主要不是讨论人类组织的进化,而是讨论如何成为大师(Master)。全书分为三部分:成为大师(掌控者)的历程;成为掌控者的五个关键;掌控的工具。

美国加州的一位自号为“宁静的武士”的女书评人Carmen Matthews在评论此书时说,掌控意味着以下24条:

1.原先困难的过程,变得既容易,又可心。  

2. 长期关注于路径,而不是最终结果。

3.获得心灵的“纪律”,以便在掌控之路上走得更远。  

4. 要做到不拘泥于目标。
5. 要认识到,练习(或实践)之喜悦是不断强化的。

6. 扎根要深。
7. 要明白,你永远不会达到最终目的地。

8. 在掌控过程中要勤奋。
9. 下定决心打磨自己的技能。  
10. 攀登到一座山的巅峰后,再爬一座山。
11. 愿意不断地练习,即使好像毫无进展的时候。
12. 将练习作为终生不渝的过程。
13. 在付出长期努力的过程中,耐心勿躁。
14. 尽管大家都对进步感到欣喜,但对于进展甚微的“平台”阶段也要抱重视甚至欣赏的态度。

15. 为练而练,莫问其他。
16. 胜固可喜,败也欣然。
17. 练习、自律、调整和厉练性格比打赢更重要  
18. 勇敢无畏。
19. 充分地居于当下。
20. 要认识到,最终的目标不是奖牌,不是绶带,而是掌控之道自身(“自在”的阶段)。

21. 不怕犯傻。

22. 保持策略与行动(或动作)的灵活性

23.路径。
24. 决心。

 博主:这24条不仅适用于练武,而且对于学外语、做科研、教学等很多事,都适用同样的道理。按此做去,自然会成为有掌控力的人,也就是大师。(master)。

 

今天十分偶然地发现,中国青年出版社去年推出此书的中文版,书名为《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改变全球9800万人的人生指导书》。京东书城推介此书的“精彩书评”栏目是如下内容:

 

乔治·伦纳德本人就如同他教授的课程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充满好奇、待人热情、富有智慧,是大局观和细节感完美结合的真正大师。

  ——迪恩·欧宁胥

  乔治·伦纳德书中富于实践的智慧,将带来长久重大的影响。

  ——迈克尔·墨菲

  如果他是对的——就像他一直以来的那样,即将到来的将是属于精益求精的时代。

  ——《旧金山纪事报》

  乔治·伦纳德将禅宗里蕴含的关于自我修养的智慧揭示给众人,无论是做某件具体的事,或是进行任何长期规划,我们都将从中获益匪浅。

  ——《新纪元周刊》

  用一个前辈的话来说,去书店挑书的时候要多挑那些薄薄的老书,那种书一般是经过多代读者的鉴定而流传至今的好书。

  ——古老的智慧

   本书不仅适用于练武、体育锻炼,而且对于学外语、做科研、教学等很多事,都适用同样的道理。按此做去,自然会成为有掌控力的人。

  ——武夷山

  我从一大堆成功励志的书籍中挑出了这本书,爱不释手地读了一遍又一遍。突然领悟:只要坚持学习和练习,最开始感到困难的事情就会渐渐变得简单。

  ——筑梦人

  这本书读完差不多三个月了,是精读并比较好地运用在了行动中的一本书。

  ——夸子

  我认为,这本书的深刻之处更在于道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系统。很多鉴于篇幅所限描述较短,但几乎都能在现在各种关于大脑学习论类的书籍找到延伸阅读点。这本书真的是本很有前瞻性的书,道中了现今学习者存在的问题。

  ——xigesade

  有的书值得看很多遍,这本就是。

——梧桐

 

博文中的一句话,被人拿去作为图书推介语,这在我还是头一回。不过大家注意到了吗?我在2009年的博文中可没有说“本书”,我说的是评论“本书”的某女士的24条。总之,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又被“歪曲”了一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00114.html

上一篇:Marie Lebert今天发布的“开放获取大事记”新版
下一篇:到中科院图书馆社科分部阅览需要介绍信----日记摘抄(253)
收藏 IP: 124.127.221.*| 热度|

17 陈儒军 李伟钢 姬扬 李超勇 陈小润 许培扬 魏瑞斌 钟炳 郭战胜 彭真明 邵鹏 史晓雷 俞立平 杨正瓴 徐耀 周春雷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