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如何测度偶然科学发现的讨论
武夷山
在2014年9月召开的莱顿科技指标会议上,有几位学者探讨了如何测度偶然科学发现(serendipity)的问题。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的Irina Efimenko女士认为,可以考察一项研究中假说与结论之间的概念距离。还可以考察研究的跨学科性。她认为,语言学中用以识别语义关系的数值方法是可以借鉴的。
另外,某一个领域的方法突然在另一个领域大获应用,也许也是有助于测度“偶然科学发现”的一个指标。有时,人们只是借用几个术语到另一领域,有时则是将整个概念框架都移植了。刚才说了,可以借鉴语言学中识别语义关系的数值方法,而语言学的该方法原来也是借鉴而来的――将化学家对组成了分子的原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的方法借用来对组成了文本的单词进行功能分析。现在,借助语言学手段可以识别发表物中有没有外来词汇,有没有对于作者或对于作者所在领域来说应属新颖的本体。
另一位参加莱顿会议的学者、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图书馆的Wouter Gerritsma认为,偶然科学发现的一个特征是被接受的速度较慢,那么,偶然科学发现是否可以类比于范式转换?也就是说,整个领域都“准备”好了,偶然科学发现才会被较好地接受。另外,即使偶然科学发现未被接受,它纯粹作为一种个人体验是否也很有价值呢?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侧面,是偶然科学发现带来的“惊讶度”,但这个东西很难测度。Dick Klavans有一篇墙展论文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说,可以在墙展论文上方架设一个摄像头,把来此读论文者的表情都录下来,出现吃惊表情的读者越多,相应论文的“惊讶度”越高。他似乎是开玩笑,但仔细想想,玩笑的背后不无道理。这使人联想到的是:是否关于偶然科学发现的所有指标都应含有随机成分?
(博主:事实上,图灵早就在思考本征(或内在)随机性与创造性智能之起源间的联系。1947年,他曾对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领导提出匪夷所思的建议:给他设计的自动计算机里面加一点放射性镭,镭的衰变似乎是随机的,从而给计算机的输入端增加一些我们所希望的不可预见性。他这个建议其实表明:他是想造出更像人脑的东西。――见2014年7月18日出版的《新科学家》的封面文章,Know It All)
出席这次会议的一些学者欢迎大家都来思考偶然科学发现之测度的问题。还有哪些参数可以成为有价值的指标?这一指标是否有拓宽科学计量学范围之效?偶然科学发现与偶然启示(chance insight)之广义接受(或只是个别人对该启示之接受)有没有关联?还是说,偶然科学发现只涉及科研过程中巧合事件(coincidence)的影响?
博主觉得,偶然科学发现的测度确实是个好题目,我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人员不妨投身进来探讨一番。
参考文献: http://sti2014.cwts.nl/download/f-z2r2.pdfSERENDIPIMETRY
相关阅读:
武夷山,歪打正着的偶然科学发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299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