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倬云谈文化交流与比较文明
武夷山
台湾《历史月刊》1988年第九期发表《李弘祺访许倬云谈文化交流与比较文明》,我作了如下摘抄。
许:精耕细作农业、亲缘组织、文官制度是历史上中国文化的三个重要支柱。
(关于对四小龙成就的解释)第一,有这个需求。第二,它们负担少。个人主义和民主制度是他们的基因,但到了今天也快被抛弃了。
第三,任何一个大的文化中心里面都有一群优秀分子(elite),……从坏的方面看,则他们常常是既得利益分子,享有权益和地位,因此自我肯定。但是把他们迁离原地,使他们失去了原来的凭借,没有了既得利益的帮助,这些本来可能是十分保守的既得利益分子,却必须在新条件,边缘环境的新条件下转化成为最进步的力量。
李:对于东亚四小龙的成就也可以说是“大传统”失落,或遇到危机,由小传统来承续发展的结果。
许:中国的躯壳可能要死掉,但是中国精神可以离开中国而存在,这是个吊诡(paradox),……就像Cheshire Cat(博主注:《爱丽丝漫游奇景》中的柴郡猫,没有躯体,只有笑容)。
(他对两岸关系的前途较悲观。他认为,文化趋同已经到了C点,中美的躯壳都死了。)
许:这个人主义并不一定是那一个特别家数的“人文主义”。它(日本)一方面很痛苦,但另一方面,它可以有很强的创造力,或可以说他们的冲劲很大。……日本人有许多悲剧行为,譬如常常从极端和气或细腻很快变成极端粗暴或凶狠;还有自我毁灭,像自杀,要自杀得悲壮。这些都反映了他们文化上的分裂人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