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媚俗与波普科学
武夷山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杂志2013年第5期发表瑞士独立学者EduardKaeser的文章,Science kitsch and pop science: A reconnaissance(关于科学媚俗与波普科学的考察),其思考很有意思。文章的各节小标题及主要内容如下:
1. 引言
米兰. 昆德拉在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中阐述了媚俗。只要有艺术,就会有媚俗存在;只要有科学,就会有科学媚俗存在。
2. 幻灭式媚俗
比如,一些还原论命题就属于这一类。
3. 末世式媚俗
认为一切都过时了:上帝、自然、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自由意志、个性、现实,等等。
4. 理论媚俗
从物理学和混沌理论借用来一些术语,假装揭示出了“深刻”的历史规律。
5. 跨文化媚俗
Chopra先生的量子诗也许可作为代表。又如,全世界的“量子疗法”施行者都热捧量子纠缠的概念。
6. 安乐乡式媚俗
这种媚俗方式是,比如,认为人类的诸般不利条件――必有一死、脑容量有限、情绪系统处于较原始的状态,等等――均可改变,以Ray Kurzweil的“奇点”为代表。
7. 技术宗教式媚俗
比如著名人工智能专家马文. 明斯基曾说:“如果我们不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么在二三十年内,我们有望在一个新的心智世界中重新诞生,在那里,你可以在机器上直接编辑自己的思想――这种感觉好比天堂”。
8. 万应灵丹式媚俗
认为只要掌握了知识圣杯就万事大吉了。思维革命、理论突破、具有世纪意义的范式转换,等等,都会被视为知识圣杯。
9. 科学媚俗与波普科学
波普科学的前身是大众科学。波普科学是大众教育与通俗文化的混合体。在波普科学气氛中,科学媚俗正大行其道。
10. 媚俗与科学消费主义
在新的注意力经济中,知识自身已成为符号资本。
11. 媚俗与鬼扯
科学媚俗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它对批评具有免疫力。你对它万炮齐轰,它照样聒噪不止。
12. 可信度鸿沟
本文的意思,不是主张向知识消费主义投降,而是说,在象牙之塔、市场与娱乐这个三角关系中,科学要好好地重新定位。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之间,不仅有可理解度鸿沟,而且存在着可信度鸿沟。通过剖析科学媚俗这一套东西,将科学中那些虚假的吹嘘、天花乱坠的解释和夸大其词都揭露出来,也许有助于我们重新获得对科学的信任。
博主:科学网上的一些激烈争论,如果从各自立场是否媚俗的角度去分析,也许就豁然开朗。
1月10日补记:
鲍得海博主介绍了豆瓣网上某人对Kitsch的理解,很有帮助,转录如下:
我认为这个词被翻译成之前的任何一种(媚俗、自媚、矫情),全都不准确。因为其本质是一种情感和审美的专制,我觉得某件事是美好的,就要求大家都承认这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kitsch,哪怕这事本身是“雅”的是“美”的,这种排除异己的宣传手法仍然是kitsch。米兰昆德拉在书中多次提到:
“在媚俗作态(kitsch)的王国里,心灵的专政是最高的统治。”
“kitsch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
“地球上人的博爱将只能以媚俗作态(kitsch)为基础。”
“政治并不产生kitsch,但它需要kitsch。”
讽刺的是,我们明明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充斥着无数kitsch的大环境下,却偏偏在自己的语言中找不到一个可以准确对应的词汇。kitsch令人身不由己的进入一种看似崇高的氛围,其实是对个体选择权的无视和剥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