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人生的计算机记录 精选

已有 7734 次阅读 2013-6-25 06:28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记录, 计算机

计算机下的生活轨迹

武夷山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2013620日)

 

斯蒂芬. 沃尔夫拉姆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专家。去年,他披露了自己20年生活轨迹的计算机记录,包括发出的每一封电子邮件,每天几点钟上床睡觉,每次电话打了多久,等等。201312月号的《未来学家》杂志发表了记者Patrick Tucker为此对他的采访。

他认为,获得及时反馈是很重要的,而计算机记录就可以提供这样的及时反馈。在公布自己的生活轨迹记录后,他回过头来分析了自己有哪些从未打开阅读的电子邮件,感到很窘。他感到,若是四五天、十天不理睬邮件,就会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以后再用几个星期也处理不过来。还不如提高效率,及时处理。

由于长期注意测度,他对自己干什么事需要多长时间做到了心里有数。比如,如果应邀去做一场演讲,那么,自己打算讲多久,准备演讲稿需要多久,他都清楚。这样,就没有必要早早动手去起草讲稿,因为即使你动手很早,但演讲日子未到的时候,演讲稿也不会收尾的。动手太早反而效率低。

10年前,他发表了名著《一种新科学》(A New Kind of Science)。记者在采访中请他谈谈对科学未来的看法。他说,过去300年来,精确科学的主导范式是:让我们找到一个数学方程来表现我们所讨论的东西,用方程来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这套思路也用于工程和其他领域。他的目标则是探讨一下在过去科学说不上话的领域,比如行为很复杂的系统,能否仍采用这样的思路。问题是,你能采用的所有各种模型的空间是什么样的?可以考虑用计算机程序来描述这样的空间。比如,对于大自然,我们可以问,自然界是用什么程序来运行的?用什么程序让生命体成长?自然界的流体是怎么流动的?等等。他发现,很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作为自然界很多事物的相当精准的模型。而如果只有数学,则没有那么多模型可供选用。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另一套工程,可以用简单的模型去创造工程系统。

他说,由于计算的不可划归性,世界的某些部分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能观察其“展开”。关于某些事物的不可预测性,有三个原因。第一点是数据量不够。第二点是计算的不可划归性。第三点是知识量不够。过去很多只能估计的东西,现在成为可以计算的了,如高级相机能够自动对焦,看到笑脸能够立刻自动按下快门,等等。这些原先都属于人类判断,现在可以自动完成。他认为,在人类历史中,真正发生了进步的就是这一桩:更多的技术,更多的自动化。

记者问:你能看到十年后的你吗?他回答说:“这个问题是在求职面试时才问的。我从不问这些问题,因为这是愚蠢的问题。我希望再做几件新的事儿。过去十年,我开发了Mathematica计算平台,开发了WolframAlpha搜索引擎,今后十年,我希望再做几件事儿。”

今年秋天,沃尔夫拉姆的新作即将问世,书名是A Future Ever CertainHow the Science ofPrediction Will Change the Way We Work, Live, and Love(前所未有地确定的未来:预测科学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情感交流方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02459.html

上一篇:[转载]蛛网上的星辰
下一篇:GKH与JPX相通之进一步的例子(2)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42 陈小润 孙学军 许培扬 张利华 陆俊茜 应行仁 侯雄坡 赵美娣 王贤文 魏瑞斌 吉宗祥 曹聪 俞立 刘瑞亭 许文婕 罗会仟 吴吉良 彭真明 张忆文 文文 傅蕴德 李晓明 李本先 冯珞 句艳华 钟炳 吕乃基 晏燕华 庄世宇 傅云义 徐迎晓 李泳 刘玉仙 唐常杰 李天成 刘钢 赵凤光 biofans crossludo aliala rosejump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