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师生都是诗人科学家 精选

已有 7482 次阅读 2013-5-31 06:36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学家

师生都是诗人科学家

武夷山

(发布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2013530日)

 

Warren McCulloch(沃伦. 麦卡洛克,18981969)是美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和控制论学者,桃李满天下。他多才多艺,除了做科研,也写诗,还在自己家的农场里亲自设计和建造房屋与水坝。

有一次,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档节目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道:对于您的研究成果的传承,您怎么看?他回答说:“哦,那很好回答。有和我一起工作的年轻人呢。我已经有120位,哦超过120位,年轻的合作者。其中40人如今已经是羽翼已丰的优秀科学家了。”

在他的所有年轻合作者中,最重要的一位是认知科学家、神经生理学家Jerome Y. Lettvin(杰罗姆. 莱特温,19202011),麻省理工学院名誉教授。他1959年发表的论文“蛙眼所揭示的蛙脑”是SCI问世以来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我513日在学术谷歌搜索了一下,该文已被引用1575次!

1941年,两人初次相遇。那时莱特温是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的医学生,麦卡洛克则是该校精神病学副教授,也是刚成立的伊利诺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的一名实验室主任。莱特温回忆说,麦卡洛克不是把学生们看成孩子,而是正儿八经地把学生们当成专家一样去讨论有关领域的学术问题。1942年,莱特温和Walter Pitts(麦卡洛克终生的最密切合作伙伴之一)应邀在麦卡洛克家里住了一年。莱特温说,这一年与麦卡洛克的接触交流使自己对“科学的材料、科学的观念和科学的诗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篇幅有限,此处只说“科学的诗意”。莱特温说,是麦卡洛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己也能够欣赏科学的诗意之美了。科学家和诗人,或者说科学与诗,在人类生存中都各自承担着一些文化角色,这是双方的一个交集。另外,科学、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都可以是充满诗意的,科学观念之表达也可以用诗作为媒介。

麦卡洛克经常通过诗歌这一媒介进行自传式的反思,莱特温则喜欢用嬉笑怒骂的诗歌来表达科学思想。麦卡洛克是从大学本科阶段起就一直写诗,并总是鼓励学生们在创作段子、小说和诗歌方面打败老师。195712月,麦卡洛克向芝加哥文学俱乐部的同仁朗读了自己的一部分诗歌,其中多数是商籁体。1959年,他的诗集《自然适应》得以发表。他的最后一首诗大约写于1957年,反映了他作为资深科学家的心境。他此时觉得,自己已经年近六旬,科学创新方面的事做得差不多了,今后的任务是“召唤新生的智慧力量”(call on coming wits)去接续自己开创的科学事业,去“证明(自己)冒险闯入冷酷的命运宫殿之举的正当性”。

莱特温响应老师的号召,也写诗。他十分重视理论思维的作用,认为要想充分认识神经系统,就要做理论化的工作。他翻译并改写(或者叫“戏译”)了德国诗人Christian Morgenstern18711914)的一首诗,1962年发表在波士顿的文学杂志The Fat Abbot上。这首译诗反映了他对理论的思考:

经过许多的“如果”和“但是”,

经过许多的校订、删除和注记,

他们将完整的理论之花

敬献到科学之神脚下。

可以说,他的这些诗句既是科学表达的形式,也是艺术表达的形式。

麦卡洛克在莱特温的事业成长之路中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莱特温谋职而认认真真写的推荐信就有好几封。师生二人不仅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成就,而且都留下了美好的诗句,成为科学史上一段佳话。

 

参考文献

Tara H. Abraham “The Matreials of Science, the Ideas of Scienceand the Poetry of Science”: Warren McCulloch and Jerry Lettvi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2012, 37 (3): 269-28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95156.html

上一篇:管理学质性研究论文投稿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学术报告预报:信息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践与发展
收藏 IP: 1.202.80.*| 热度|

38 钟炳 刘伟 许培扬 陈小润 苏德辰 王桂颖 赵美娣 李泳 廖晓琳 王善勇 余昕 金小伟 雷栗 张忆文 李学宽 路子显 吉宗祥 曹聪 赵婧 徐耀 庄世宇 鲍博 鲍海飞 张全成 赫荣乔 徐大彬 徐晓 王德华 李伟钢 陈湘明 李志俊 邢志忠 唐常杰 刘波 陆俊茜 张启峰 柏舟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