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吴葆大夫

已有 2827 次阅读 2013-4-10 14:07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大夫, 哈雷摩托 |文章来源:转载

吴葆大夫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万希润 

http://ar.newsmth.net/thread-dd052967c31747.html

 

(一)


    熟悉先师吴葆桢教授的人,都称他为吴葆,尾音儿化,透着一股亲近与喜爱劲儿。 


    在学究气浓厚的协和同辈人中,吴葆显得有些另类,时髦潇洒,风度翩翩,虽年过 
 半百,依旧花衫仔裤,语谑步健,一派生龙活虎之象。 

    八十年代,大清早,在车棚,眼见吴葆从哈雷摩托上翩然而下,花格衬衫束在毛边 
 牛仔短裤腰内,手持头盔,面带微笑,脚步轻盈——这是我对于先师最为清晰的印象之 
 一。 

    吴葆为人和气、幽默、慷慨,医教研均出类拔萃,生前为协和妇产科主任、中华妇 
 产科学会副主委,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等等。作为京城“茶叶吴”的后裔,吴 
 葆身世显赫,儒雅倜傥,学贯中西,德艺双馨。虽然去世已二十年,对于我们这些有幸 
 在其麾下工作过的人而言,吴葆大夫永远是我们高山仰止的偶像。 

  

     第一次接触吴葆,是我实习时想毕业后留妇产科。打听好吴葆的办公室所在后,我 
 就愣生生地闯了过去。吴葆刚下手术,身着刷手服,笑容可掬,一句“好,好”,就定 
 了。后来相处久了,才知道,“好”是吴葆的口头语。双手抱在胸前,身子前倾,为赞 
 同、欣赏之好;双臂抱胸前,一手摸下巴,且退且含糊,则为无奈、逃避之好。 

 (PS:无独有偶,郎院士则习惯于说“好啊”。二位亦师徒亦兄弟的大家,都是儒雅的 
 好好先生。) 

  

     我留到了妇产科,第一个轮转的专业组是计划生育病房。第三个月,刚觉得业务有 
 点入门了,却猛然搞了个子宫穿孔。虽患者经精心善后并无后果,但我心中那份忐忑、 
 沮丧却是十分难言而沉重。回到宿舍不久,吴葆的博士研究生陈勇来访,说吴葆特意委 
 托转达:出并发症是难免的,吴葆也穿孔过,基本上没有没穿过孔的妇科大夫。不要怕 
 ,吃一堑长一智,这是医生成长过程中难免的,不要一蹶不振。 

    这是我永生难忘的一次经历:初入医门的我,面对“事故”,惶恐而不知所措。陈 
 兄带来的主任关怀,真使我有拨云见日、如沐春风之感。对于一个初年大夫,吴葆能够 
 知其所思所忧,派专人及时安抚鼓励,言辞到位。从医二十余年来,我见过许多安慰犯 
 错同事的场面,但如吴葆般到位的,真是少之又少。 

  

     还是在第一年的轮转,我来到了妇科病房。某日,收了一个卵巢囊肿患者,我因手 
 术下得较晚,采集完病史再为患者查体时已是晚上。一查之下,我没有查到囊肿,复查 
 之,仍未及。这时病房上级大夫已经离院,我情急之下,直接去了吴葆办公室。吴葆闻 
 言,欣然跟我来到病房,仔细盆检,找到囊肿,并让我核对。那份耐心、细致与负责, 
 让我至今想起仍感历历在目,温暖我心。那时的我,真是有些愣头青啊。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和耿甲猛写字较滥,吴葆去杭州出差,专门给我们一 
 人买了一本字帖:“小万,甲猛,你俩练练字”;自费买录像机放在妇产科图书室,供 
 年轻人学习观摩;某年大年三十,吴葆四线,他宣布:“今天四线是一线”,然后他真 
 地去产房看产程、接生,让小大夫吃、聊。 

  

     如此风范,怎不叫人敬佩有加?!  


   

(二) 

  

     吴葆酷爱读武侠小说,他与齐鲁医院的江森教授,都是武侠痴迷者,二人常年交换 
 武侠小说,闲来还尝试英译武侠小说。陈勇师兄毕业答辩前,去济南请江老,吴葆令其 
 携武侠一宗之江老;陈兄返京时,江老亦托其携武侠一宗之吴葆。二位妇产科大家,言 
 谈举止、待人接物、医德医技,均是一派大侠风范。 

    (PS:写到这里,想起先师病重卧床时,每日也是武侠为伴,顿觉悲欣交加,感伤 
 唏嘘。)   

       

     吴葆看门诊,从来都是只挂最便宜的住院医师号。他的挂号提成以及奖金,本人分 
 文不取,都是交给病房,作为病房聚餐的基金,有时还用作资助病人。那时大家普遍收 
 入较差,生活水平不高,聚餐时个个战斗力十足。看着大家一俟好菜上桌,迅即围而歼 
 之,吴葆总是特别开心。在那个相对贫乏的年代,特别是我们这些小大夫,因此得以时 
 常享受大餐,羡煞了兄弟科室的同辈。 

  

     科里的年轻人结婚,吴葆必定随喜。我们科的传统是在一张红纸上,大家签名随喜 
 。那时大家收入低,每人随的并不多。吴葆给的多,但他不在红纸上写,而是悄悄地给 
 ,低调的慷慨,不给别人压力。至今,我仍记得我结婚时,吴葆大夫给我红包时的言辞 
 和神情,乃至肢体语言,历历在目,犹如昨天。 

    对于病人的接济,吴葆也都是通过护士长进行,悄然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慷慨有时也带来麻烦。89年“往蹇来连”之变,年轻人找吴大夫募捐,吴大夫欣然 
 解囊。事后,不得不做检讨。之后,吴葆慷慨如故。 

  

     吴葆的慷慨,是名声在外的。江森教授告诉我,八十年代刚开放时,他和吴葆等人 
 一起出国。那时大家都很穷,连西服都是靠发了点儿置装费买的,手头没现钱,美元都 
 在二位数以内,啥都买不起。吴葆大夫家境较好,就把自己的美元分给大家花,他们才 
 得以给亲朋好友带些礼物。江教授提及此事时,吴葆已去世二年余,江平缓而动情的叙 
 述,饱含着敬佩与感动,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说起吴、江二位的友谊,还有一件颇具名士风范之举。早年,一干学界人士乘船过 
 三峡,当时江已是名家,享双人间,吴葆尚属新秀,因另一名家缺席而得以与江同屋, 
 这是二位大家友情的初始。一聊之下,惺惺相惜,学问、修养、见识、爱好都十分投缘 
 。入夜,对酌,清风拂江,明月映山,唐诗对,宋词和,二人遂成知己。 

  

     这种际遇和风范,如今是一去不复返了。 


 (三) 

  

     吴葆出身世家,自小接受中西文化精英教育熏陶,语言文字功力了得,儒雅精炼, 
 幽默机巧,具有独特的魅力。 

  

     吴葆的英文之好,出类拔萃。他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的52位学者中,仅有的2位临 
 床医学专家之一(另一位是协和心内科的吴宁大夫)。当时全国14714人报名,实际参加 
 考试12083人,这首批的52人是其中的佼佼者。即使在这52人中,吴葆的英文也是最好的 
 ,经常由他出来面见媒体记者,对答得体。 

    吴葆常年负责《中华妇产科杂志》的英文摘要审阅,不但做到符合语法、表述准确 
 ,还力求符合英文表述习惯,尽善尽美。这样的工作,完全是幕后的奉献,费时费力而 
 不出彩,但吴葆从不懈怠。 

    当时我们科的中青年大夫,因种种原因,英文水平不尽人意。吴葆就自行编写了一 
 本《妇产科英文词汇》,他念英文,徐蕴华大夫配中文,录成录音带,科内大夫人手一 
 份。我们这辈人,甚至包括某些教授,都很受益于这份材料。有一段时间,产科每天早 
 上进行英文专业单词竞赛,其蓝本就是这份材料。专业英文水平高了,学习、交流效率 
 随之提高,视野变得开阔,知识得以丰富与提高,在对外交流中也领先一步。吴葆的义 
 举让我们终生受益。 

  

     卵巢癌是常见妇科肿瘤中预后最差者。吴葆回国后,率先开展了肿瘤细胞减灭术。 
 卵巢癌的状况,有二个“70%”之说:70%以上是晚期,70%以上活不过5年。晚期卵巢癌 
 患者,盆腹腔广泛种植,手术极为困难。吴葆对于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进行了开创性 
 探索,不但在术式、技巧、综合治疗手段诸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留下了诸多警句 
 名言。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伊始,往往让人望而生畏,甚至无从下手,但“只要有一种 
 观念、一种精神、一种技术”,最终多数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吴葆把这个过程以陆游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贴切而明了。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后续治 
 疗的的基础,“卵巢癌手术的最大失误是不做手术”,“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 
 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手术困难,难免损伤,既要尽量避免损伤,又 
 要避免过于缩手缩脚而影响彻底性,所以对于损伤要“一不怕,二反对”。动脉血管因 
 其壁厚,损伤后处理较为容易;静脉壁薄,一旦损伤,处理极为棘手;故曰“宁破十动 
 ,不破一静”。膀胱损伤,处理较为简单,几无后遗症;肠道损伤则因污染、消化液等 
 问题,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故曰“宁破十膀,不破一肠”。这些“吴葆警句”,至今仍 
 被我们频频提到并实践着。 

  

     吴葆的语言才能还表现在他善于模仿各地口音。他喜欢和患者攀老乡。协和的外地 
 患者较多,吴葆查房时,时常因应患者的籍贯而以其方言攀谈几句,放松心情,每每令 
 患者欣喜不已。出差带外地,也不时带回点儿方言。去广州,回来叫Diver拉钩为“大关 
 刀”,叫“小胖针”为“肥仔针”;去胶东,带回“患者得滴神马病?”,“宫梗松气 
 综合症”,鼻音囧囧。有时跟同事,也聊几句乡音。当年,还编了一段“辽语会话一日 
 通”,“大哥,包子馊了,咋整?”,“泡醋吃”…… 

  

     吴葆是一个幽默的人,喜欢讲笑话,段子很多,也有稍带点儿颜色的,但绝不淫秽 
 。按耿甲猛的话来说,是大丈夫色而不淫。手术时,围观的人很多,吴葆笑称“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调侃“you see, stand; no see, tomorrow”,以缓解护士 
 长管理带来的紧张气氛。肿瘤细胞减灭术特设标本员一名,耿甲猛人高马大,刷手衣相 
 对短小,有时不免臀沟微露,吴葆名之曰“天下第一沟”。冗长的手术,有时长达十余 
 小时,偶尔几句俏皮话,缓解一下气氛,有利于打起精神。 

  

     幽默,也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当主任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各种利益交织,很难搞 
 定搞平,难免有人纠缠吵闹。记得有一段时间,吴葆被烦扰得十分窘迫,干脆提议成立 
“泼妇协会”,自任会长,并设宴二桌以示庆祝。当时郎景和大夫是副院长,亦亲临致 
 辞,从“四维空间”到“宇宙大爆炸”,一通海阔天空的调侃。大家欢笑一场,饱餐一 
 顿,吴葆也多少缓解了点儿忧烦。 

  

     天堂里的恩师,希望您在那里没有忧烦。 

 (四) 

  

     吴葆的夫人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我们科的人,无论老少,都习惯叫她杜 
 姐。据传,当年吴葆追杜姐时,曾在杜姐演出时,把前二排座位包下来,放上鲜花,自 
 己端坐中间示爱。据传,周恩来、邓颖超提出做二人的主婚人。据传,婚礼在东单三条 
 协和礼堂举办,证婚人梅兰芳、马少波和林巧雅,主持人李少春,乐队指挥谷春章。据 
 传,吴葆拉得一手好京胡。据传,杜姐在外提到吴葆时,总是说“我那官人呐”。诸如 
 此类的传言,是协和的另一种传奇…… 

    (PS: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也是在东单三条礼堂办的婚礼。建议协和学子以后办婚 
 礼也可备选这里,典雅古朴,别有一番意境,呵呵。) 

  

     我是在吴葆生病后,才第一次见到了杜姐。 

  

     吴葆烟瘾很大,是当年我院三个能够边洗淋浴边吸烟的大牌教授之一。每年查体时 
 ,他总不去,还笑言:“查出来怎么办?”没成想,一语成谶。 

    91年,吴葆正为某国际会议忙碌准备时,声音却突然嘶哑了。不得已,他去拍了胸 
 片,巨大的肺部阴影,无言地证实了最可怕的结果。 

    我还记得,吴葆来到病房,在黑板上给我们画他的胸片表现,仍然是面带笑容,但 
 我们隐约地感到了笑容背后的无奈、沉重与一丝侥幸。 

    然后,手术,化疗,其他治疗。吴葆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是在六楼二病房度过的。 
 每天晚上的陪床,由杜姐、耿甲猛和我完成,杜姐隔日来,剩下的隔日,甲猛和我轮流 
 来。 

  

     杜姐称吴葆为“小哥”,吴葆称杜姐为“好妹”。吴葆不吃鱼类,但吃鱼肚,杜姐 
 就经常给吴葆熬鱼肚粥。一个是享誉梨园的表演艺术家,一个使名震医界的妇产科教授 
 ,二人的婚姻,也是传奇。 

  

     1992年3月3日,吴葆去世了,年仅62岁。 

  

     这是我参加过的人数最多的葬礼,亲朋好友、医学界、梨园界、老患者,同事同学 
……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其中有二件事,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吴葆的人格魅力。 

    我院后勤的一位同事,跑前跑后,把葬礼安排的井井有条,连殡仪工、化妆师的谢 
 仪,都安排得妥妥贴贴,其尽心尽责,至今我未见过出其右者。后勤很多的工人,都去 
 八宝山参加了吴葆的葬礼。为什么?因为吴葆为人仗义和气,即使工友,他也从不怠慢 
 。 

    葬礼上,还有一位专程从国外赶回的漂亮女子,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块手帕,默 
 默仔细地擦拭吴葆的玻璃棺。当年,绝望的她从国外回来求救于吴葆,妙手回春,吴葆 
 多了一个海外铁杆粉丝。 

  

     是啊,人格魅力。医术医德之外,言谈举止之上,是人格魅力,让吴葆如此地超然 
 于众,成为我们高山仰止的偶像。 

  

     每年3月3日附近的某个周末,郎景和大夫总是会带领我们这些后辈前去福田公墓祭 
 奠吴葆大夫。那里有吴氏家族墓地,还有宋鸿钊院士、王元萼教授的墓地。我们聚集在 
 吴葆的墓前,汇报科里的变化,给他讲讲笑话,鲜花、食物、美酒、香烟、冥币、香车 
 、靓女、豪宅、IPHONE、IPAD……吴葆太累了,该好好享受一下了。 

  

     这,是我们的传统。 

    19年来,从未间断。 

  

     今年,20周年,我们还去,郎大夫一定会再给吴葆写一篇祭文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78867.html

上一篇:[转载]10岁小学生发现3亿年前古化石
下一篇:哪些因素对文章高被引做出重要贡献?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1 张奎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