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美国学者的信息观
武夷山
美国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和学习技术学院John M. Budd教授在Journal of Documentation杂志2011年第1期发表文章,Meaning, truth, and information: prolegomena to a theory(意义、真与信息:理论之绪论)。文章说:
信息是有意义的交流行动,其目的是给出真理主张(claims)和条件。
关于信息的理论陈述:
信息由且只由这样一些交流行动所构成,这些行动可被一个群体(定义为交流所针对的听者或潜在听者)评价为是有意义的。而且,信息为真的意思是:交流行动是有正当理由(warrant)的;交流行动不包括有意识的欺骗或省略;交流行动具有固有的评价要素,这种要素提供证据性的辩护,而且对于伦理学是至关重要的。
当人们试图检索信息时,他们通常倾向于获知有意义的和真实的交流行动。然而,有时人们宁愿保持信仰(这是被交流行动所肯定了的)、先入之见甚至偏见。他们当然能检索出一些行动。这类检索符合Belkin、Wilson等学者等人的理论,但不符合我们此处所提出的理论。有人存心要搜索不真的交流行动,但他们搜索的这些东西不叫信息。他们所接受和使用的东西经不起准则性的审视,而正是这种审视定义了所谓信息。这一差异非同小可,会影响到对以下事物的评价:文本、作品和文献的内容,各级教育,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机构的服务,等等。
博主:这种信息观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共鸣者。2013年第1期《读书》杂志发表了方钦的文章“经济学的主观主义之路”。文章说:
我们的经济理论无一例外地关注个人行动的外在结构,个人如何接收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又如何通过行动将处理后的信息再度表达出来,却忽视了人们如何理解信息的涵义这一更为重要的内在认知过程。人并不是依据信息去行动,而是依据信息内涵的意义去行动。当代经济理论和博弈理论因为缺乏对个人行动蕴涵的主观意义的解释而变得苍白无力。
我认为,当今的情报学也是关注文献的外部特征而忽视对内部特征的分析,因而也是比较苍白无力的。如此看来,在进行基本概念探讨时,将经济学思想和情报学思想放到一起来碰撞,没准能产生一种全新的“信息经济学”,并对两个学科都产生推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