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中的忽悠
武夷山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Phil Rosenzweig教授在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加利福尼亚管理评论)杂志2007年第4期发表文章,Mis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company performance: The Halo effect and other business delusions(对公司绩效的性质之误解:光环效应及其他商界谬见)。文章分析了三本管理学畅销书背后的事实。
1982年问世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曾经风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来,书中作为正面典型提到的43家卓越公司多数都走了下坡路。在本书作者、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完成其对43家公司调研之后的5年间,43家公司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增长速度比股市的增长速度快。43家公司中有35家的利润率数据是能够获取到的,其中只有5家的利润率是比过去更好了,其他都退步。
回过头来看,这项研究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是所选择的样本公司都是所谓表现卓越的公司,这就无法识别出它们区别于其他业绩不佳的公司的特征到底是什么。二是多数数据来自于已被光环效应扭曲了的信息源。
1994年问世的管理学名著《基业常青》(Built to last)在研究设计上要好一点,但上述的第二个缺陷仍旧存在。本书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和杰里·波拉斯(Jerry I.Porras)在其完成研究项目后的5年内,书中提到的18个有远见卓识的公司统统出现了业绩下滑。其中一半公司的股东回报率还达不到行业平均水平。18家公司中,5家的利润率(运营收入占总资产的份额)是上升的,11家是下降的。
柯林斯2001年推出的管理学名著《从优秀到卓越》( Good to Great) 也存在着学理上的问题。怎么解释公司的成功?是humble leadership(低调的领导风格)和了不起的人物导致了公司的成功?还是反过来,认为成功的公司拥有四大要素:杰出的领导力、高素质的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超绝群伦的勇气?
博主:这几本书都是大获成功,获得了经典地位的。书的作者不一定是有意忽悠,但一旦这些书成为畅销书,被誉为管理学经典,它们就成为忽悠型产品了,而且其“忽悠力”猛长。这就提醒我们,越是对于忽悠力超强的事物,越要提高警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