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对科学出版若干问题的看法 精选

已有 7443 次阅读 2008-9-23 07:13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对科学出版若干问题的看法

武夷山

 

1.  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呢?

可以有很多条理由,我觉得发表的主要目的有三:交流研究成果,丰富知识体系,争取科学发现优先权。

2.  同行评审制度面临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同行评审确实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什么算同行?学科越分越细,钻研越来越深,只有小同行,才能相互看懂研究成果。可是,对于小同行,匿名评审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小同行一看论文,就能猜出是谁写的。二是跨学科研究的同行专家在哪里?跨学科论文稿找谁评审?现有同行评审体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三是谁监督评审者?评审者若剽窃了被审稿件中的思路,率先发表怎么办?谁追究其责任?

解决之道?我不清楚。反正不能因为同行评议制度存在问题就抛弃同行评议,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可以尝试一些新做法,比如,提倡科研人员更多地利用预印本系统,甚至科学博客,来发表初稿,期刊编辑部可根据预印本系统中论文的点击次数和博客网站中发表论文的跟贴评论数,来辅助判断该文稿的价值。对于高点击率、评论帖子多的文稿,不妨不经同行评审就直接采用。然后看看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3.  在线出版会发生怎样的影响?

在线出版的问世,多了一种出版选择,肯定是好事。只要在线出版比传统出版方式更快,就一定会受到各方的欢迎。因为时间的因素至为关键。

4.  对开放获取模式怎么看?

真正的开放获取有利于低收入者和低收入国接触到更多的科技文献,这是最大的利。把期刊订阅费转变为发表费,即使收来的发表费足够维持开放获取系统的生存,也未能充分实现开放获取的根本效益――因为低收入者、低收入国过去订不起期刊,现在发表不起文章,其窘境没能改变,只是改换了窘境的形式。

 

5.  未来会出现多媒体论文吗?

多媒体论文的技术可能性早已存在,问题是谁为多媒体表现形式而买单?这是很贵的:投稿者需要做更多的事,花更多的精力(如何使科研成果更加可视化?如何使实验数据“动”起来?“活”起来?),出版者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配备更高级的软件,提供更大的带宽,招聘信息化技能更强的专业人员,等等)。

6.  期刊的价格走向会怎样?

我大胆预言一下(未经过任何科学论证):无论纸本还是电子版期刊,都会更贵。纸张涨价的长期趋势不可改变。电子版期刊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来运作,意味着更高的人力成本。认为电子版期刊会便宜的看法缺乏坚实的依据。

7.  各个方面如何为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做贡献?

我的看法很简单:一定要重罚,罚得违规者身败名裂。比如,期刊编辑部发现了抄袭的来稿,不仅不能采用此稿,还要公布此人和所在单位的名单,使此人在业内臭不可闻,也促使此人所在单位对学生或科研人员加强科学伦理教育和科研管理。另外,知识产权法庭要好好研究如何处理论文方面的诉讼。现在,美国有专利法庭,应对专利诉讼较有经验。如何应对论文所涉及的争端?世界各国谁都没有经验。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庭也许能率先探索?

8.  国际期刊发展方面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国际期刊业有一个突出问题:在因应时代方面似乎不如图书业,有过度保护版权的倾向。图书作者去世后,著作权再保护50年,然后就不受保护了。于是,谷歌或类似机构就可以将不受著作权保护的老书数字化,惠及更多的读者。现在,期刊社的版权似乎永远受到保护,这对交流、利用不利,对全人类不利。期刊集团或期刊社过度保护版权,有可能遭到期刊用户(他们往往同时也是期刊作者)的强烈抵制,从而伤害自己的根本利益――把投稿者都惹怒了,你的期刊还想办好?

9.  中国是否需要高水平中文期刊?

中国当然需要高水平中文期刊。第一,是否拥有高水平期刊,是综合国力强不强的表现。打个比方,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拿许多第一,说明中国运动员的体育成绩好,不说明中国的综合实力强。在中国举办了奥运会,才说明中国综合实力达到了一定水平。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很多论文,说明中国科学家的学术水平在提高,但不一定说明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在提高。中国有了自己的顶尖杂志,则一定说明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跨上了新台阶。对于小国家,未必是这个道理;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国文化产业会越来越发达,中国语言文字会越来越重要。中国学术期刊在未来文化产业中占据什么位置?现在就要筹划。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增强,外国人用中文向中国期刊投稿的情形会逐渐增多。我们不能等到那一天才开始办中文期刊,而是要从现在起就往那个目标努力。第三,考虑到坚决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独立制定自己的科研日程的需要,即使英语在今后长时期内仍是科技界的国际语言,我们也得保留和发展中文科技期刊。像中医药科技领域的研究人员,没有中文科技期刊怎么行?我们不能因为奥委会暂时未接纳中华武术,就放弃武术,只练拳击、柔道和跆拳道。中华武术迟早会成为奥运比赛项目的,中文迟早要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中文期刊迟早要吃香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9978.html

上一篇:“认知科学介绍”学术报告会通知
下一篇:“认知科学简介”报告会时间更改
收藏 IP: .*| 热度|

11 俞立 张玉国 王桂颖 何凌云 任胜利 王德华 俞立平 苏盛 andrewsun cgy readers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