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专利的平均发明人数为何不一致?(外二则) 精选

已有 9461 次阅读 2009-11-8 08:22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专利的平均发明人数为何不一致?(外二则)

武夷山

 

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专利的平均发明人数为何不一致?

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学院的Philippe Ducor先生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这样一些科研成果为研究对象:它们既产生了论文,也产生了专利。这样的论文-发明样本,他搜集了40对。结果发现:40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是10位,而40份专利的平均发明人是3位。他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申请专利时,大家在署名问题上比较谨慎,以免日后引起法律纠纷。而论文的署名,就相对比较随意。他建议,对于论文与专利共生的成果,论文署名人数与发明申请人人数应该一致,以免惹出官司。或者说,论文署名必须比过去更严。

出处:Philippe Ducor,  Coauthorship and Coinventorship, Science, 2000, 289 (5481): 873-875

博主:我国似乎还没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但是,我国的论文署名状况已经比较水了,即使对于那些不能同时产生论文与专利的科研成果,我们也应该更加认真、谨慎地对待署名问题。

 

早期的美国:优先建立工学院

美国一向是个重视实用的国家。截至19世纪70年代,全美国纯基础科学性质的研究生培养计划还不到12个,但是已经有了85家工程学院。

出处:http://www.chass.utoronto.ca/~ihpst/HPS280/lec8.htm

博主:我国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或学院设置不是从需求出发,而是从面子出发。比如,某些校长会这么考虑:“再建立这么一个学院,我们就学科齐全了”,至于就业市场是否欢迎在这样一个城市中这么一个学院的毕业生,管他去!

 

培训留人

在当代,很多人择业时都把工作单位是否提供培训机会看得很重,甚至看得重于薪酬。美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即使员工在单位里接受了培训,仍旧有12%的人总归要跳槽;可是,若不提供培训机会,则41%的员工会跳槽。

出处:Margaret Olesen, What makes employees stay,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1999, 53 (10): 48-52

博主:我国一些短视的领导或老板,看到经过培训的员工翅膀长硬了反而想飞走,觉得培训不合算,就退而对培训采取消极的态度。他们没有看到,不搞培训会“请”走多少员工;或者,人还在这里泡着,但是,缺乏知识更新的员工也难以为组织创造多大的价值。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69404.html

上一篇:一个美国外科专家看中国医学文化
下一篇:像考虑生物多样性那样考虑社会观念的多样性
收藏 IP: .*| 热度|

21 杨学祥 王桂颖 陈儒军 罗帆 俞立平 钟炳 陈苏华 吉宗祥 盖鑫磊 马乐宽 刘玉仙 卢洪健 李学宽 李泳 郑文达 盛弘强 曹世雄 hao ymzhouhust ChaRen taojinwuhan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