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的一个简短发言
武夷山
2009年10月27-28日,我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28日上午是Panel Discussion(但是,会议主办者愿意将这一单元的内容称为“ 2009上海国际科技期刊高峰论坛”,有那么高嘛),我在讨论中就“数字化、网络化对科技期刊发展的挑战”议题谈了5点看法。追记如下:
第一, 数字化环境改变了人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很多年轻人,包括一些不太年轻的人,都更喜欢阅读屏幕而不是书页。下一代的孩子就更别说了。中国有句老话:一心不可二用。但是,很多年轻人却可以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边工作,也可以一边看屏幕上的东西一边与人正常对话。任何事物,包括科技期刊,如果不适应这个数字化潮流,就丢掉了下一代,也就是丧失了下一代用户群。
第二,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适应数字化潮流需要做很多事,其中最重要的,我觉得是走开放获取(OA)之路。关于走OA之路的重要性,这里不论证。
第三, 尽管我强调OA,但我认为,纸本期刊与OA期刊不是截然对立、相互替代的关系,它们将长期共存,相互补充,相互增强。怎么相互补充、相互增强?全世界对这个问题都研究得不够。为什么说会长期共存?我们看看其他领域的一个例子:广播早就问世了,后来有了电视,有了互联网,现在又有了移动的传播手段。技术手段一直在进步,或者说在进化。但是,广播灭绝了吗?没有,至今仍有其市场。纸本期刊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各种传播媒介的共存将构成良好的传播“生态”。
第四, 希望新闻出版总署与时俱进,在管理上大胆做出调整。比如,今后应当允许申请OA刊号,而现在的刊号全是针对纸本刊物发放的。如果批准了OA刊号,年审方式也要相应改变。对于纸本刊物,年审时总要送上纸本期刊原件吧;对于OA期刊,就得换一种审查方式。
第五, 在注意力资源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主动推送会越来越重要。而且,要努力针对最新的媒介开展推送。国外一些风险投资家早已投资于片长半小时以内的故事片,就是为了打手机市场。那么,我们科技期刊编辑部要不要组织和倡导写一些短论文,向学术同行的手机上发送?这些短论文比一般论文的摘要要长,囊括了精华内容。我们决不能满足于坐等别人来读我们的期刊,上我们的OA网站,即使我们的期刊和网站办得很棒。为了争夺眼球,一定要主动推送。
总之,只要适应数字化的潮流,科技期刊就可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