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的“间接批量参引”与不正常的“直接批量参引”
武夷山
匈牙利学者Endre Száva-Kováts在《美国情报学会会刊》(JASIS)1999年第4期发表论文,Indirect-Collective Referencing (ICR): Life Cours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a Special Kind of Scientific Referencing (间接批量参引:一种特殊的参引方式的生命历程、性质及重要性)。文章说:
在科学论文的“引言”部分,作者们往往在文中某一处提到一篇参考文献以及“该文所包含的多篇参考文献”(the references contained therein),这里的“多篇参考文献”并未正式列出。那么,该文的多篇参考文献就是“间接批量参引”。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了。间接批量参引的文献数目往往是直接引用文献数目的好几倍。例如,某文的正式参考文献有18篇,但间接批量参引的高达220篇。由于间接批量参引现象的存在,SCI作为评价工具的重要性就要大打折扣了,因为,间接批量参引的那些文献的贡献被忽视了。
同一作者后来又于2001年和2002年发表两篇论文:Indirect-collective referencing (ICR) in the elite journal literature of physics I: a literature science study on the journal level和Indirect-collective referencing (ICR) in the elite journal literature of physics II: a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level of communications, 说明这种现象在44种高档次物理学期刊中都存在着。
博主:这是一种正常的“间接批量参引”,但我认为,还有一种不正常的“直接批量参引”。比如,某偷懒作者引用了A文献,一看,既然A文献的内容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就把A文的参考文献B、C、D、E、F、G……一古脑儿都拷贝到自己的参考文献清单中,尽管连这些文献的摘要都根本没有读过。将未读过的文献列为参考文献, 虽然说不上是不端行为,但也是不严肃的、不能提倡的行为。更糟糕的是,如果A文献的作者也是个懒家伙,对于他/她来说,B文献属于正常的直接引用, C、D、E、F、G等已经是拷贝过来的非正常“直接”批量引用了。于是,当读者最终阅读到偷懒作者的这篇论文时,他们遇到的C、D、E、F、G等几篇参考文献已然经历了两次非正常“直接“参引。极而言之,更多次的辗转拷贝引用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认真列出的参考文献,对读者起着推荐和引导作用;随便拷贝过来的参考文献,则可能浪费读者的时间。
SCI数据库可以较容易地把自引排除掉,排除掉非正常直接批量参引却是比较困难的。从原理上说,排除这类参引倒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将每篇文章(设为A)后面的每一参考文献都链接到全文数据库去,将每一参考文献之参考文献清单与A的参考文献清单自动比照一下,即可将同样的参考文献找出来。至于什么算是“批量”呢?拷贝了多少篇算是“批量”?只能给一个经验值。这样的做法,即使可能,成本也是很高的。
仅靠技术手段来对付不合适的行为,效果总是很有限的。例如,武大信息管理学院
更何况,任何高水平的反剽窃软件,都难免误判;发现某文之参考文献与参考文献之参考文献有大量重合,也不能肯定就是作者拷贝了参考文献之参考文献。切实加强科研伦理教育,辅之以技术手段,才有望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