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进,什么出?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技成果》2009年10期)
在计算机界有一个说法:Garbage in, garbage out(GIGO),意思是:如果输入的数据是错的,即使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再强大,输出的结果也像垃圾一样是没有价值的。
GIGO的说法很好记,因此很流行。不过,也有人在问:是否在任何场合都是垃圾进、垃圾出呢?
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全球可循环垃圾处理设施(Global Renewables)采用高技术手段进行垃圾处理,人们说这个设施是“垃圾进,花园出”(Garbage in, garden out)。这个处理装置采用了风筛机、光学扫描器、电磁铁等技术手段,每年可以处理家庭垃圾175000吨,约占全市总垃圾的11%,占垃圾回收总量的75%。整个处理过程有6步:
1、 由机器臂打开垃圾袋,以免工人直接接触垃圾袋中可能有的有害物质。然后,由工人取出有毒或带污染性的垃圾,其余垃圾进入传送带。
2、 用真空抽吸方式分离出较轻的纸张与塑料,再通过光学扫描方式区分开纸张与塑料。
3、 垃圾通过强磁场,使垃圾中的有色金属材料“跳”入一个垃圾箱。
4、 电磁铁将废铁吸出来,将其送入另一个处理间,废铁压锭后可出售给炼铁厂。
5、 计算机控制的摄像头跟踪着纸张与塑料流,用气流筛分仪对之进行筛分。
6、 其余垃圾进入渗滤器,用温水冲洗,以溶解垃圾中易溶的碳和其他有机化合物。渗滤液进入反应器,该反应器将溶解的碳转化为沼气,用于发电以驱动这个处理装置。其余垃圾制成堆肥。
这样,在悉尼,就真的变废为宝了。通过这种处理,大大减低少了垃圾填埋场所需的空间,减少了甲烷(垃圾腐烂后往往会释放出甲烷)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凤凰卫视曾经报道过这个项目。
美国《技术评论》杂志专栏作家、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计划的顾问迈克尔. 施拉格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垃圾进,创新出》,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首先举了技术史上的一个例子。瓦特蒸汽机的最初用途是什么?是将煤矿井中的污水排出来。没有排污的需求,瓦特的发明就没有用武之地,这一重大创新就推广不了。废水给蒸汽机这个创新产品创造了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垃圾进,创新出”。
这好像有点牵强。不过,施拉格说,废物管理与创新管理还真有一些共性。不理解废物经济学(economics of waste),其实就相当于浪费了经济学(waste of economics)。再回到煤矿去说事。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煤焦油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直接导致了合成染料、照相胶卷和制药业的兴起,因为苯胺、胶卷和阿司匹林的生产都要用到煤焦油。后来,煤焦油这个当初的废弃物的价值可比煤要贵重多了。
关键是思路的转变。思路一变,肉类加工中产生的、原来毫无用处的“边角料”就成了肉肠。
汽车大王福特说过,“顾客可以选择任何颜色的T型车,只要是黑色”。为什么他非要把福特汽车刷成黑色呢?因为黑漆的干燥时间最短。刷了黑漆,就不浪费(waste)时间,生产效率大增,生产成本大降。这是对waste的考虑导致创新的又一个例子。
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但是,相对于计算机的配置水平来说,多数计算机的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应用,也就是说,形成了严重的浪费。如何在这里变废为宝?“在家搜索地外文明计划”(SETI@home initiative)的做法是,号召大家把闲置的机时贡献出来。参与者可以运行一个免费程序,下载从射电望远镜传来的数据并加以分析。搜索地外文明计划就免费获得了巨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早在2002年时,全世界就已经有400万以上的计算机用户响应了这个号召。牛津大学的计算性药物发现中心也在做类似的事。
有一句话说,垃圾或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句话,我们要谨记在心。鼓上蚤时迁在一般情况下属于人渣,但是宋江能使他在起义大业中做出贡献。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将原本属于资源的东西放错位置。我们在认识上,不要教条地、机械地、鄙视看待垃圾。正如岳飞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参考文献
[1]《地球宣言》:悉尼全球可循环垃圾处理设施 http://www.openv.com/play/PhoenixTV1prog_20080318_2957762.html,2009年5月20日查询
[3]Michael Schrage,Garbage in, innovation out, Technology Review, 2002, 105, (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