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刚成立的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于2月2日召集了一个“科学·艺术与文化·创意
——2008年北京数字科普沙龙”,以下是我的发言速记稿。)
武夷山:能参加北京数字科普沙龙非常高兴。题目涉及三方面,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与文化,第三方面是创意,在这个大的题目下,并没有说数字,我觉得这也很对,因为数字化它主要还是一个手段。所以首先我就这个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谈三点建议,因为我想这个沙龙不是第一次开,以后还要成系列开下去。
第一点,发达国家科学与艺术关系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他们还是走在前面,我们有必要比较系统地吸收这些好的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要的著作,一些好的文章,完全有必要翻译过来。我只举几个例子。比如牛津大学艺术史系的教授,叫马丁 坎普(Martin Kemp),他长期以来,一直研究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他1990年写了一本《艺术之科学》(The Science of Art),是很经典的著作,像这样的书很值得翻译。英国《自然》杂志,20053月17日年登了一组9篇文章,全是讨论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这是一系列的,很值得借鉴过来。我把8篇题目说一下,有7篇是艺术家谈科学,题目是:“科学影响了的虚构作品”,就是它的小说作品受到科学影响,第二篇“诗歌与科学:小中见大”,第三篇是小说家写的,“文学中的科学”,第四篇是艺术家写的,它的题目是“实验物理学,实验艺术”,它把这两个并在一块儿,第五篇是作曲家写的,题目是“敏感性的演化”,搞音乐的人很敏感,但是在科学上,敏感性这个东西怎么样从过去演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第六篇是小说家写的,我把它翻译成“双爱记”,因为狄更斯有《双城记》,大概是谈两种爱情的概念,不是双城记是双爱记,下面一篇的作者是艺术史家,就是刚才说的坎普,题目“从艺术中的科学到科学之艺术”,这前面是艺术家谈科学,还有两篇科学家谈艺术的,一篇题目叫“作为神经科学家的艺术家”,他把艺术家看成是神经科学家,还有一篇题目叫做“音乐是神经科学之食物吗”,就是我们搞研究,需要有原材料,需要有吃的东西,作者问:音乐是神经科学之食物吗。我们看看,艺术家谈科学7篇,科学家谈艺术2篇,不对称,大致反映现在的现状,就是说艺术家吸取科研成果多一点,科学家受艺术的影响是少一点,不平衡。不等于说这方面没有改进的余地,比如现在有些科技人员,他根本艺术素养比较差,当然也不可能从艺术中汲取些什么。如果他们艺术素养更好,那么科学这方面受艺术的启发这种例子就可能会更多一点。
我觉得无论北京市科协,或者中国科协也好,如果谁能够资助,有可能的话,把这样一些著作和文章翻译过来,很有意义,对于我们这个行当以至更大的圈子也是很好的事情。
第二点建议,就是关心科学与艺术的交流或交融的人,不管诸老师(指在我前面发言的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诸迪)同意不同意“交融”这样的说法,关心二者关系的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很低的。但是我们是大国,即使很小的比例,绝对人数是不少的,但是社会上哪些人在关心这些问题,我们不知道,我们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像李政道,曾召集一些艺术家,创作科学题材的画作,已经不止一次了,比如他那个圈子跟我们这个圈子就没有什么交流。所以用什么方式,把关心这个题目的人联系到一块儿,很重要。最好能先找一个单位做一个中心,办一个网站,或者利用现成的网站也可以,这样有了网站,搞个论坛,可以建立起虚拟社区,除了我们今天这样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虚拟的社区还可以经常交流,对于我们推进科学、艺术与文化、创意这方面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我建议可以找中科院“科学网”商量一下,这个网本身办得很好,而且它有志于做全球最大的华人科学家的社区。利用他们的网站来做这个专题论坛,我估计他们也是愿意的。
第三点想法就是刚才诸老师谈到,我们谈这个题目要跟创意产业联系在一块儿。比较遗憾,今天被邀请的没有创意产业的代表。今后沙龙开下去,一定请文化创意产业代表一块儿来讨论比较好。
第四点与诸老师讨论,诸老师同意双方有相互借鉴,但是反对交融的说法。交融是很难的,但是也不是不可能。我举一个例子,我觉得是科学与艺术交融的例子。就是国外有一个人,原来是科技人员,现在成了艺术家,他搞一个作品,是动感雕塑,叫沙兽,沙滩上的野兽,Sandbeast,大家用“沙兽”或者用英文Sandbeast,都可以查到沙兽的网站。别人的动感雕塑可能用电做动力,怎么让它动起来。他做的一个东西,用的材料就是塑料管,胶带什么的,很简单的材料,作出的东西,有的像虫子,有的什么也不像,但是有很多脚,风一吹在沙滩上可以走路。为什么它是和科学结合的?他必须懂空气动力学,你如果设计不好,风一大就吹翻了不行;风很大才能动,风小不走,那也不行。而且他还发现,这种设计出来的东西,他还可以进化,比如有的沙兽风一吹就不行了,有的沙兽风一吹就趴下来了。他就进一步设计出不怕风吹的,相当于动物进化了,以后设计出来的沙兽风大也没关系,不会被吹走。那么这个跟数字化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可能到欧洲沙滩上去看,有了数字化传播手段,实际上在网吧里都可以看到沙兽,我觉得这就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当然现在这种例子应该说不是很多,有的号称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东西,其实还比较牵强。
最后一点要说的,因为科学艺术是两个方面,这个关系已经很复杂了,再把数字化加进来,又多了一个维度,那就更难。即使在科技界工作的人,或者在艺术界工作的人,在数字化方面也不一定是专家,三方面结合更难,所以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数字化技术我也不是太懂。我想无非两个大方面,一方面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来进行传播,可能原先单纯的艺术作品,单纯的一个科普的作品,可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来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数字化本身就参与了艺术创作与科普创作,比如舞蹈学院张朝霞老师搞数字编舞。那么可能在我们第一方面的工作,即采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传播,是第一位的。我觉得,两个方面都要做。但是作为初步的一个重点,可能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来传播,现有好的艺术作品,好的科普作品,怎么样通过数字化手段传播得更广,能使之不失真,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然后是把数字化手段本身参与进来,创作艺术作品,做科普作品。当然,两方面工作是可以同步进行了,但第二方面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我先说这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