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对一篇论文稿的审稿意见(2018年1月)

已有 1467 次阅读 2023-11-21 08:4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对一篇论文稿的审稿意见(2018年1月)

武夷山

 

1.  首先需要简单说明科技情报机构和智库的关系,然后才能探讨“科技情报界和智库理论界需要共同加强研究的重要问题”。

2.  所有智库都具有思想库功能,科技智库的思想库功能具有什么特殊性?才是本文需要讨论的。另外,Think Tank本来就译为“智库”,本文却将思想库作为智库的功能之一,是否合适?

  3, “参谋智囊是个名词结构。说在“咨询国是”中提供思想,可以;说在“参谋智囊”中如何如何,似乎不妥。

4.  原文说,即使是射出去的“箭”,也应当“见风使舵”,按照变化的内外环境来修正、补充、细化并完善对方向的指引和战略的调整。本人认为,这个比喻不合适,箭射出去就无法左右了。用导弹为喻,才谈得上射出之后的调整。

5.  原文说,将基础理论研究的“慢”与科技决策咨询的“快”有机结合起来。问题是,怎么结合?有没有稍微具体一些的招?否则,这一条等于白说。这二者实在难以结合啊。

6.  本文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做的某事作为一个例子,不合适,因为基金委不是智库。

7.  原文说,中国特色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的功能定位之一是科普师。本人认为,这一条会引起很大争议,是否可以删去?删去后,全文篇幅也不短了。智库不是全能王,不可能什么都干。从国际经验来看,似乎也找不到智库做科普的成功例子。不必刻意地拼凑十条。

8.  建议删掉一句话。专家“吹捧”规划,怎么可以作为“千里眼”的例子?

9.  有一段话似乎很牵强,应该删去。硬科技对智库的帮助并不是本文所说的这些。

10. 将“士别三日”改成“时别三月”合适吗?而且,原来的表达,刮目相看的对象是“士”,士是相对静止不变的;时别三月,则刮目相看的对象是“时”,时本来就在流逝,变动不居,有什么好刮目的呢?

11. 以上各节及本节的每一部分,譬喻应当点到为止,不必对喻体再展开进行科普,那就枝蔓太多了。比如以下部分,应该删去。成果转化本来也不是智库的任务。前面各节均有对喻体介绍得太多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10456.html

上一篇:对一篇论文稿的评审意见(2009.7.2)
下一篇:对一篇论文稿的审稿意见(2010.3.15)
收藏 IP: 1.203.173.*| 热度|

4 张晓良 尤明庆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